吃中药如何科学忌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吃中药如何科学忌口

赵春凤

盐亭县人民医院 四川  盐亭  621600

人们经常说,吃中药是应该忌口的,在门诊也经常听到患者和家属有这样的疑问:医生,我吃中药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吗?大家的常识没有错误,吃中药确实需要忌口,有着一定的讲究,但是大家了解什么是忌口吗?为什么服用中药需要忌口吗?具体应该忌口哪些食物呢?别着急,本文将带你宏观上了解什么是忌口以及吃中药应该怎样忌口。

什么是忌口?

中药治病,正确的服用方法能够保证治疗的效果。相信大家都知道,忌口本质上就是饮食禁忌。根据中医的理论以及长期临床试验的观察,得出了服用中药需要忌口的结论,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吃药不忌口,坏了医生手”的说法得到普遍认可,比如吃中药时要注意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等食物同时服用,如雪糕、菠萝、辣椒、芒果等容易影响中药药性的发挥以及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虽然中药的服用对肠胃刺激相对于西药较小,且调理治疗疾病药效更稳定,但在服用中要非常注意忌口问题。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书籍《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关于吃中药需要忌口的有关内容,另外在2015年我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记录112条关于用药忌口的条目,这也表明中药忌口在我国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事情。

宏观方面上的服药忌口

服药忌口是多年来我国中医学不断研究中药药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规则,从总体方面来讲,中药忌口主要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 阻碍药物吸收的食物

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需要激发相应的药效,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油腻、肥厚、生硬的食物会阻碍人体消化功能,占用大量的消化资源,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吸收的速度减弱,失去最佳吸收的时间,导致大量的药物有效成分被代谢排出体外,无论是吃哪些类型的药物,这些食物都需要避免,这属于服药忌口的一般通则。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记载了“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鱼鲙腥臊。”在《千金要方·服饵》当中记载“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可见古人已经发现了,服药的时候是不能食用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的。

  1. 改变药性的食物

良药苦口利于病,许多人在服用中药时会想着辅助一些降低苦感的东西,但错误地服用一些食物不仅改变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在服用调养滋补身体阶段,不能食油炸、海鲜产品等食物,在身体跌打损伤后服用活血类药物时,不能食用蚕豆等,在服用祛湿类药物时,不能食用糯米这类助湿生痰的食物,在服用清热类的中药时。就不要吃生姜、胡椒等辛辣食物。

  1. 对加剧病情的食物

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将一些食物称之为“发物”,所谓“发”是“诱发”的意思,体内患有疾病,如果再食用这类“发”物,就会诱发病情加剧或者病情反复不止。发物包括动风发物、动热发物、动痰湿发物、动气血发物,动风发物多为热性食品。发物本身就容易让人体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出现发热、生疮、上火、生痰、胀气等等相关疾病,这对于用药治疗疾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会和一些药物产生反应,导致患者症状的加剧。常见的发物包括了羊肉、猪蹄、牛肉、鹅肉、海鲜、香菜、韭菜等等,在治疗皮肤溃烂脓肿的时候,应该避免服用发物。

  1. 和药物共同使用之后可能导致其他病变的发作

有些食物和药物在共同使用之后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产生其他的病变或者出现不良的反应。在《东医宝鉴》中提到“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萝卜则能耗诸血,令人发早白”翻译过来是说,在使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类型药物的时候,再吃萝卜,就可能会消耗身体里的血液,让人的毛发出现早白的情况。由此可见,中医治病的本质就是五行辩证法,需要讲究忌口,在忌口的时候也要注意辩证论忌。例如疾病症状寒冷,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见疾病属寒者,大便溏薄,胃痛喜热、四肢发冷等等,应该避免使用生冷的食物,例如西瓜、香蕉以及雪梨等等,热证见面目赤红、潮热、痔疮流血、心烦失眠者,需要忌食生姜、辣椒、大蒜以及辛辣油炸的食物等等。

中药与绿豆

在很多人询问医生:我吃这个药有没有什么忌口的时候,医生总会提到绿豆的名字,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绿豆这种人畜无害的食物能登上忌口大名单呢?其实这和绿豆本身的性质有关,绿豆是一种寒性的食物,而很多药物都是温性或者中性的,因此会抵消药效。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中暑、咽喉肿痛、吐黄痰的热性病患者来说,在用药的时候就可以食用绿豆,还会让药效更进一步发挥。然而脾胃虚寒、存在阳虚现象的患者,一定不能吃绿豆,在用药的时候也要避免和绿豆共同使用,否则就会延长病程加重病情。

中药与茶叶

人们常说茶有着解药的效果,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茶水中有着很多的鞣质,鞣质在和洋地黄甙类、麻黄碱、奎宁等生物碱会发生反应,形成沉淀。变性,使得药物疗效降低。除此以外,在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抗组胺药物、镇咳药、中药知母、贝母、酸枣仁等药物的时候也不能喝茶,这是由于茶水能够和这些药物形成拮抗作用,这会让疗效降低。

中药和萝卜

在吃中药期间不应该吃萝卜。萝卜不应该和党参、黄芪共同使用,因为萝卜有着很强的通气和消滞的作用,在和补气类型的药物共同使用的时候会导致药效无法完全发挥,使得药物快速代谢出体外,无法取得良好的滋补效果。

中药与海鲜

大多数中药当中均有着芳香的气味,尤其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当中,有着大量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是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其发挥治疗的效果,而这些芳香物质在与海鲜中的腥膻气味相遇的时候就会降低效果。如果服用中药的时候不能避腥膻,就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腥膻是一种属性,并非我们所认知的,能够闻到腥味的食物才是腥膻的,但是能够闻到腥味的食物却基本都是腥膻的。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腥膻食物就包括了海鲜以及牛羊肉等等。腥膻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反应,因此患有过敏性疾病,例如哮喘、鼻炎、荨麻疹等病症的患者,在用药的时候应该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同时尽可能避免食用各种有着腥膻味道的肉类,这些肉类多半都是发物,有着很多异性蛋白,如果不忌口,很有可能会让自己过敏反应加重。

服用中药是一定需要忌口的,在用药之前,一定需要和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清楚所服用药物的药性,结合自身病情以及自身过敏史,科学地忌口,清淡饮食,让药效充分发挥,这样才能让身体快速康复,起到调理身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