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海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微光海洋

陈璋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检察院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海域作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地,当下面临着日趋激烈的海洋竞争和海洋建设战略的双重夹击。海洋经济的作用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格局中也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不断攀升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陆海统筹;高质量发展

一个国家或区域对海洋资源所保有的开发、利用、管控和保护能力是当地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尺度,只有实现海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有成为海洋强国的可能性。随着全球海洋竞争日益激烈,海域经济在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1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高质量发展体现当代我国所倡导的新发展理念,海洋作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地,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潮流动向。现阶段,许多国内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和案例研究,为后续学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撑。以天津市为例,诸多学者认为对海洋资源、海洋机构、海洋生态、海洋科技和海洋开放等五个方面的统筹布局就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1;以青岛市为例,许多学者分别从海洋的创新能力、海洋的新兴产业、海洋的现代服务等三个角度出发来研究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更加准确的指出对新旧动能进行迅速转化势在必行2;迟泓认为深水、绿色、安全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追求导向,更要在海洋等战略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3

2 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2.1资本技术密集化

随着当前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资本和技术已经成为海洋产业不可替代的鲜明特色,而现代海洋产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支持,主要原因有:一是,海洋产业本身具有投资风险高、运作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鲜明特征,海洋产业的健康运转离不开各个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保障,当下已经衍生出海洋经济圈与金融经济圈互相融合,共同派生出集海洋、金融、服务为一体的海域生态圈;二是,对比其他产业不难发现,海洋产业的稳健运行更加离不开当前海洋科技的支持,通过数据对比发现,超过七成以上的国家,其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90%,海域也逐渐进化为科技实力竞争的主阵地,任何一个国家在某一新型海域产业方面突破科学技术的限制就增添了掌握海洋竞争主动权的可能性。

2.2产业高端化

海域作为承载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经济空间,已经从过去的简单海洋产业开发辐射到科技、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海洋产业不断发展、创新离不开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家加大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持力度,近些年我国对涉及到的海洋产业包含的新动力、新能源、新制药、新服务等新型产业扩大投资和建设,从根本上对海洋领域经济提高质量、增强效率;二是海洋经济已经具备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的能力,这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我国科技力量的加持和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不是单纯追求高速增长,全球的海洋产业的价值链已经趋于平衡,科技力量加持下的海洋产业已经辐射到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各个行业,并有望到2035年建设成拥有多数世界级海洋产业集群的国家。

3 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不完善

在科学的规划引导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南海、东海、北海的三大海洋经济圈雏形,海洋产业集群也以鲜明的海洋特色、高效的产业链等特征融入市场经济圈,但如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品种趋同、产业群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尚存在,对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根本上降低了海陆统筹一体化的总体格局,虽然“综合+专项”的发展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但各个政策体系之间互相游离、难以密切联系,使陆海经济关系仍出现冲突。站在空间角度来考虑,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产业集群在经营上由南向北有着大同小异的特点,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崛起都是建立在消耗海洋资源的基础上而诞生的,就算最终形成产业园区,其经营状态依旧处于低效运行的模式甚至是处于被荒弃的状态,海洋产业区域稳健运行所涉及到的技术、资金、人力都无法做到高效统筹与协调,这也间接影响到了海陆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跨区域联系,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宝钢与武钢都是国家重大钢铁基地项目的研究场所,二者在没有合并之前就有着明显的产业分散和重复经营的运行问题,致使最终的产品结构和目标市场也高度重合,产品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再比如,广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阻碍了其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发展状况对于东部沿海其他各省而言明显滞后,也正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制约了广西海洋经济产业的扩张与再生,使当地的海洋经济产业与东部沿海省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整体上也降低了中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格局。

3.2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慢

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是海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海洋产业工业化发展水平仍处于中初级发展模式,海洋产业工业化与海洋资源产业的适配度仍较低,因此海洋资源交易市场难以快速建立。从内部来看,海洋资源要素依然存在配置效率低下、流通不够顺畅、调配不够合理的诸多问题。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而金融服务主要还是通过商业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提供的,而债券、股票等市场化融资模式较为明显的资金支持通常比较缺乏,就算资金出现了溢余也主要是流向了海洋特色明显的港口运输、旅游服务等行业,而刚刚起步的新兴战略产业却难以得到融资份额

4。比如,广西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在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中虽略占优势,但局限于北部湾的发展大势尚未被挖掘出来,所以间接导致广西的海洋产业无法与东部沿海省份海洋经济产业集群相比较,而从天然优势来考虑,广西水系丰富、干系发达,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广西境内的河流并没有直接并入北部湾海域,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打通广西与北部湾的通道,使广西在地理位置上拥有自己直流的出海口,只有这样沿海的海洋产业才能沿着北部湾合理布局来辐射广西境内的海洋产业集群,架起北部湾与东部省份海洋产业集群之间交流的桥梁,以此来缩小区域间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差距。

4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4.1坚持陆海统筹,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

陆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对海洋经济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样地海洋经济的拓展和提升对陆域经济的影响也不可估量,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割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陆海统一,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上必须统筹考虑,确保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属于同等重要的战略规划地位,使陆海平衡发展能够从整体上达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根据十四五科学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对海陆资源进行高效配置、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统筹、生态保护进行长远规划势在必行,对沿海经济带的现有空间进行科学布局也十分必要,使京津冀地区的关键核心海域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生产要素和陆海资源在各个区域间充分流动和高效利用。与此同时,把握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要塞位置,大力构建出符合我国国土发展形式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最大程度上突破空间限制。除此之外,还要充分把握好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将开放战略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落实到位。

4.2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质量效益型转变

现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且正面临经济版图重新构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不利局面。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正是围绕海洋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逻辑而形成的,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对传统的海洋产业进行调整和重建,在原先海洋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去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朝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多种渠道的方向迈进。此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加强与国际海洋领域之间的产能合作,积极构建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立体化的新兴合作大平台,不断探索与追寻经济全球化状态下海洋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新型体制机制,使我国在全球海洋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赵晖,张文亮,张靖苓.天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6):34-42,62.

 [2]李大海,翟璐,刘康,以海洋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J].海洋经

济,2018,8(3):20-29.

 [3]迟泓.加快培养海洋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8-09-27(02).

 [4]吴国兵.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20(36):115-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