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张燕霞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对于城市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也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致力于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安置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中更多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留下的往往是中年、老年和儿童,尽管近几年,在国家持续扶持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引导下,部分高学历人才和农民工已返乡创业就业,但城市依然是大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流去向,新时代背景之下,需要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农村转移劳动力采取有效引导和安置,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84 年首次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一概念,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在

城市参加工作,主要依靠非农工作获得收入,但户口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以两大途径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1]不论哪种途径,很多农村劳动力未能实现真正的“市民化”,户籍仍在农村,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

据统计,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增长1.3%[2],他们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服务等行业。源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不强,难以掌握新知识结构和技术,外出务工农民工转移就业岗位大多属于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如建筑工地工人、油漆工人、保洁、保安、外卖员等,整体就业质量不高。[3]即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人,也受限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匮乏,以及农村教育的落后,主要集中在大专、二本和三本,尽管能够获得大学文凭,但相比城镇职工竞争力不足,仍然难以找到有发展前途和稳定保障的工作。

另外,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权益与户籍制度相挂钩[4],而全国大部分城市均以购买特定价值和面积的住房作为落户的前提条件,农村转移劳动力本身收入稳定性差,缺乏在城市购置商品房的贷款资格及经济偿付能力,很难在城市买房,也就难以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的社会权益,无法长期在务工城市安居。此外,当前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还将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外,公共租赁房、廉租房、两限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或购买主要面向城市户籍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房租和生活成本,整体生存质量不高。

综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尽管流入了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而是作为一个长期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一定意义上使我国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三元结构。

2.乡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多项政策的扶持,农村经济薄弱、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已得到了良好改善。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3657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主要粮食品种产量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除了粮食作为农业的核心产业外,不少乡村地区还在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互联网电商,促进了农村人口从城市的回迁。不过,这些喜人成果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产业模式占据主流,缺乏现代化工厂、旅游、餐饮等各类第二、三产业元素。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风险,受自然天气的影响比较显著,仅依靠农业经济很难真正支撑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应突破产业模式单一的情况。

2.2产业化程度低,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业的高度分散种养殖和传统经营模式,使得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延伸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商品化程度不高,产销脱节,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同时,农产品事关民生,保障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各类农产品普遍存在追溯体系及信息采集体系不完善、记录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形。

2.3工业化、机械化程度低

机械化、技术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我国农业农村受制于自然资源、环境气候、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产品起步较晚,不少机械设备少则上千,多则上万,而农民整体收入相对偏低,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难以支付起这笔费用,导致农业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此举将反向加剧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现象。

2.4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在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比较突出,诸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等现代化配套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一些山区甚至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水利水保设施,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就更是难以企及,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高效科学发展。

3.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改进农民群体的生活情况,提升收入,同时加快农村土地资源的集中和整合,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不过,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势必造成农村“空心化”、年轻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积极和消极方面:

3.1积极影响

3.1.1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收入

以往,大量农村人口在农村积聚,人均耕地面积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收入随之增加。进城务工人员的土地通过家庭成员转让或是“承包”形式转移给村里参与农业生产的其它人员,前者,自己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的整体收入及人均收入;后者,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在城镇获得劳动报酬,还获得了土地承包费用,同样使收入增加。

3.1.2刺激农村产业技术化、规模化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农村就业结构和其他资源的配置方式,激发农业各种要素的流动和重组,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5]。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有效集中,可以将小规模经营的分散农户有效组织起来,组建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播种施肥一体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导入农业生产,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融通,可以促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流向落后地区,促进当地农业在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3.1.3丰富产业结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农村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大规模的流动改变了劳动力结构,同时改变了社会总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别是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原来自己自给自足的农产品需要购买才能获得,这使得其在购买农产品过程中可以洞悉城镇居民对于农产品及相关加工品的需求,进而从农业生产转移到与农业产品相关的生产加工行业中来,以农业产品为核心,在农村从事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服务,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

3.1.4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升。农民是农业技术的载体,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离不开技能优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城市工作过程中接受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使得农村人可以更多地接触新事物和新观念,学习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其次,劳动力的流动还有助于开阔视野,形成新的意识和思想,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法制意识,对农村商品经济和法制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在城市积累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或者经营商贸,或者兴办工厂,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就近“兼业”机会。

3.2消极影响

3.2.1未实现真正的转移

尽管近些年,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镇化,但实际情况却是大批农村转移劳动力并未实现真正的转移。受制于城市高昂的房价、生活成本、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城乡间经济条件、文化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巨大差异,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融合水平较低,且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通常也低,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中的经济融合受限。

3.2.2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持续性不足

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年轻群体为主,在城镇“打工”和农村“种植”的收入差额诱因下,他们大规模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迁移,倾向于留在务工所在城市发展。如此,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持续性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推广,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3.2.3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农业大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地区、城乡,甚至是农村与农村收入差距均比较明显,由于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一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4.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于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思考

4.1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

激励和引导农民工劳动力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稳定性,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失业,助力维护农民工就业形势稳定。人社部可以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农民工就业意愿,联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用人部门,针对性的开展定岗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对口劳动力的定向输送。针对农村大学生,相关部门可针对性的开展在校就业指导,在校实践,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举措,提高帮扶力度。

4.2多措并举解决农转移劳动力住房问题

住房是农业转移劳动力进城的根本保障,但是城市住房房价与农业转移劳动力 收入并不匹配,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家带来了阻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问题,可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有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应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从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供给侧发力,按照不同的农业转移人口特点,分类、分步解决其城市住房问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住有宜居”,同时,从需求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及购置、租赁住房能力,为其最终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奠定经济基础。

4.3立足农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作用,依托各地区独特的乡风民俗和特色农业资源,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在丰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就业。

4.4发展县域经济,丰富农业配套工业化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在带动农业农村长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县域范围内具有相对完备的经济体系和较为丰富的资源要素,其经济结构既包括城镇又包含乡村,产业体系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对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产品追溯体系及其信息采集监管体系,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可以吸引资本和劳动力回流,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县域空间,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创业。

4.5构建乡土人才培养与保障体系,促进人力资本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就就业机会少和社会保障体系滞后,政府和人社部可以联动社会各部门构建完善的乡土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全方位的培养计划,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对优秀乡土人才进行激励和扶持,吸引域外人才,让农村劳动力能进城也能返乡,实现人力资本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和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 佚名.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www.gwyoo.com)【Z】.2006.

[2] 国家统计局. 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R】.2021.

[3] 夏小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期刊.2021,(11) .

[4] 张丽娟.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 

[5] 王宝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