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30
/ 2

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范婷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规律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性暗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效能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及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及5-HT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PD患者自我效能感,显著增加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正性暗示;规律康复训练;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神经递质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病变疾病,症状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为主[1]。60岁以上老年人是帕金森病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加剧,发病率随之上升[2]。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如抗胆碱能药物、抗组织胺药物、多巴胺替代疗法等,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但单独药物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积极康复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大量研究表明,规律的康复训练在护理过程中简便易行,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延缓病程的进展,对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维持更久的生活自理能力[4]。本研究将82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纳入标准: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 CA)评分<26分,具备一定交流能力,能够配合完成康复护理。排除标准:排除脑卒中、脑出血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者,排除意识模糊,昏迷不醒者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规律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开展常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对PD的认知力度,疏导患者和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宣泄内心苦闷,重视自身病情,积极配合治疗。②日常生活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活动力度等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要以少量多餐、营养均衡、易消化为主。③用药护理:护士需要耐心仔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服用时间等,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症状给予说明及应对措施,从而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④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规律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性暗示干预:①设计正性暗示语言:设计自然的对话内容,目的在于让患者放松情绪,达到减轻压力、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围绕患者本身,查房医生与护士进行对话交流,夸赞医生的手术技术及患者恢复能力,增强患者信心。②组织患者听正性暗示音乐:根据患者对音乐的喜好,播放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音量控制在55 dB左右。③共情交流: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促使患者自我调节。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效能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价;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包括5-羟色胺(5-HT)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自我效能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Mo CA和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Mo CA和GSES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n

Mo CA

GSES

观察组

41

24.32±4.37

25.79±4.48

对照组

41

19.89±3.25

20.12±3.30

t

7.568

6.381

p

0.012

0.022

2.2两组干预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BDNF及5-H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x±s,分)

组别

n

BDNF

5-HT

观察组

41

24.42±4.36

266.62±25.83

对照组

41

17.55±3.12

208.27±19.25

t

8.381

10.287

p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持续升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因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年纪大,缺乏疾病认知,自我效能感不足[5]目前临床上以抗胆碱药、抗组织胺药物、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要的药物治疗PD首选方案药物治疗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然而单独药物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配合积极康复干预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及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DNF及5-HT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PD患者正性暗示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临床获益。

综上所述,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PD患者自我效能感,显著增加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PDCA模式联合信息系统管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244-3245.

[2]林淑惠,卓素联,高艳琴,等.PDCA在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2):114-116.

[3]李虹,霍玉萌,李鑫.抗阻运动联合帕金森康复操在帕金森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1):2894-2898.

[4]卞企梅,李彬,李震,等.康复治疗对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8):1171-1172.

[5]李晶超,李晓萍,姜美玲,等.戴明环模式介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7):138-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