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30
/ 3

探析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王贝

(淄博市周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经济安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体系,必须要将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存在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索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措施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面对西方经济强国的围追堵截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形势不断下滑,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安全。同时,政府审计作为“经济卫士”,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明确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定位,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资金安全、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才能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抵御外来经济冲击,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与内涵,因为国家环境的差异和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也各有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种抵御外界经济干扰和威胁的能力,一种维持自身经济安全的内在机制;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能够维持国家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力量的一种经济力量。因此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维持国内经济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够应对国外经济的冲击和威胁的一种经济保障能力[1]

二、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具体如下:

(一)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审计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预警和服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指出了审计法制定就是为了加强对于国家经济运行的状况的审计监督作用,旨在通过审计来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全面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对于改进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2]。国家审计有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责任,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效率性、效果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服务作用。

(二)国际审计与国家重点行业发展

国家审计对国家重点行业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国作为社会主国家,军工、电力、电信、石油、煤炭、行家等国有资本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为保障这些国有资本和国家重点企业的平稳运行,国家审计应该刚好地履行其审计监督的责任,通过客观、公正的经济数据,为国家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出决策依据。

(三)国家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体系作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经济的血液,因此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生存和发展状况。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安全程度、危机状况的重要标准。通过国家审计对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放置极端金融安全状况的出现,可以有效保障金融体系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3]。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可以揭露更为真实客观的金融运行信息和金融运行状态,为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服务,进而降低金融风险。

(四)国家审计与国家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环保的理念下,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土地、大气、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审计不仅仅是针对各项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审计,更是要对环境污染情况、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承担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并在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分析发现的问题,协助环境保护部门调整环境保护的政策,进而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存在问题

(一)审计理论重要性认识不足

良好的审计意识、科学的审计理论是国家审计能够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承担国家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的重要基础。国家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在明确自身责任和国家审计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安全的职能。但是目前仍然有不少国家审计人员对于科学发展观、国家审计、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理解不深,对于国家审计的作用和职能了解不清,不能全面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就无法在具体的国家审计工作中合理处理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无法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找准方向[4]

(三)审计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政府机关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审计法律法规相对较少,特别是涉及到维护国家国家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我国现行的审计法律制度的中心仍然是对财政收支状况、资金运行的监督,而弱化了对国家经济事项的监督,大大限制了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活动范围。另外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在具体的领域缺乏系统性、操作性规范,极大限制了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用的发挥。

(三)审计主体胜任能力有待提高

受传统审计制度和审计理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国家审计机关和人员只关注于审计工作本身,而忽视了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形势的正确判断,缺乏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因此难以从宏观层面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习惯于对财政收支的资金审计,不善于对于影响财政收支的制度进行审核;习惯对于批判性地揭露问题,而不善于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善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习惯于事后监督管理,而不善于真正介入到国家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来反映、揭示和纠正国家经济运行中所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习惯于静态地观察问题,不善于动态地进行比较和分析问题。审计主体思维和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了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功效发挥[5]

(四)审计方法不够适应

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下,传统的国家审计都是以事后审计、被动防范的方式为主,主要是通过检查、监盘、查询等方式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运用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分析法等审计方法进行绩效性审查。国家经济的安全、平稳运行,要求国家审计必须要从现行的经济运行状态中,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以达到预防国家经济危机,抵御国家经济风险的作用。

三、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措施

我国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经济成分多元化的新格局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切实发挥好国家审计监督、维护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一)宏观层面

首先,国家审计应该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引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成长,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发挥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制定具体的审计措施,并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多方位监督。一是国家审计可以发现现行国家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二是国家审计需要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定,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6]

其次,国家审计需要关注国家重点行业的运行。国家重点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安全,因此国家审计需要重点关注钢铁、煤炭、电力、航空、军事、科技等的发展,加强对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审计,为重点行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账、投资战略的实施提供角色依据,进而促进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再次,国家审计需要关注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是不仅是一个系统庞杂的工程,而且是一个动态发展、可持续化的过程。因此国家审计需要时刻关注国家金融安全和公共财政安全的同时,还需要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角度开展审计工作,才能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家设计及应该关注于民生安全。保障民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的内容,是国家治理的目标。国家审计需要加强对民生各领域的监督,把各种惠民利民的经济政策落实到位,确保群众利益作为国家审计工作的根本,通过国家审计帮助政府切实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立审为公、问审于民,其实提高民生安全。

(二)微观层面

首先,明确国家审计目标。国家审计要明白“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才能明确自身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和“防御系统”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作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要明确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即维护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维护国家经济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促进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政,为国家监察、公安、法院等部门提供案件证据。另一方面明确审计范围,即对于国有单位资本、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国家重点行业进行监督审查。

其次,创新审计理念和方法。新时代需要加深对国家审计内涵、规律、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国家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民主法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因此国家审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不断转变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经济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充分体现国家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比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重点关注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建设管理、网络和数据安全制度执行等情况,揭示国家经济风险隐患,促进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将国家审计从传统的结果审计为主转变为时时跟踪、预防为主[7]

最后,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为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运行,对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锤炼审计本领。审计本领是审计人员的立身之本,作为新时代的审计人,要提升政治站位、开拓知识视野、创新审计思维,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岗位职责,带着问题学、带着目标学,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时刻用审计人的标准审视自己,要求自己,做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练就敢于担当作为的硬本领。另一方面发扬审计精神。审计中要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发扬审计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当好守护公共资源资产安全的“卫士”,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再一方面是成就审计人生。积极践行“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用铁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热情,去完成每一项审计工作,时刻以审计人员的职责提醒自己,用青春和热血描绘出审计人平凡又美好的人生画卷

[8]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有利于维护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有利于预防国家资金的重大损失浪费,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行,抵御金融风险。因此,新时代国家审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才能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1] 李少博.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4(8):198-198.

[2] 张庆龙,谢志华.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J]. 审计研究,2009(4):12-16.

[3] 唐建新,古继洪,付爱春.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和作用路径[J]. 审计研究,2008(5):29-32.

[4] 王会金.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J].中国审计,2016,0(14):16-16.

[5] 陈卓,姚西芫.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西部财会,2022(9):68-71.

[6] 马玲. 国家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现实障碍与对策[J]. 市场研究,2017(3):4-6. 

[7] 张雅雯.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路径[J].江苏商论,2019,0(3):94-95,99.

[8] 洪宇.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府审计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8(6):83-85.

作者简介:王贝(1983.02-),女,汉族,山东乳山人,本科,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为国家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