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新时期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初探

党猷靓 ,胡道玖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市  200090

摘要:本文基于新时期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建设现状,提出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的具体策略,推进企业在云存储、5G技术和大数据下的转型升级,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帮助传统企业突破发展困境,实现能源数字化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

企业能源数字化管理,即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将能源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远程实时监测、数据自动统计分析,来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用能质量、提高能源管理效率、降低能源使用及管理成本的目的。[1]目前国内企业能源数字化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一)数字化基础不足

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困境是企业的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存在短板,现有的设备没有及时更新,设备升级的任务重,借助先进技术才能进行,制约了数据采集、传输、监测和分析。还有些企业的运转标准不够固定,企业存在复杂的系统技术架构,数据、技术标准存在差异,很难在行业内统一技术标准。并且没有普及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工业场景中还没有应用到云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建设,5G还在探索中,不具备分析和运用数据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发展不成熟,没有实现催生新业态的目的。

(二)管理机制不统一

从企业制度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比如,很多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不具有综合控制部门,无法宏观管理数据信息,导致各部门工作和数字信息技术难以融合,出现了数据流通和共享的困难以及数据上报延迟的现象。[2]并且,企业之间还存在很高的信息壁垒,很难建设跨业务信息系统。目前,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推广阶段,很多企业还没有把数字化融入业务细节中,没有实现全员数字化转型。

(三)人才建设较滞后

目前国内能源企业正由工业化转型数字化,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支撑。但是缺乏技术人才,现有人才升级不足,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制约。比如,能源企业的存储数据需要专业团队的管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团队成员,这些人才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还要精通专业知识。但是现阶段缺乏人才的培养机制,很难做好数据化推广。

(四)新技术革新较难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改变组织结构会加快企业运转模式的变革速度,需要对企业传统组织架构进行革新,传统能源企业会被技术密集型企业代替。比如,应用智能机器人以后,智能化会对人才配置和企业管理理念提出新要求,导致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变化。数字化时代企业改组也需要技术支持,但目前新技术革新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制约。

二、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技术人才招聘与培养,实现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生产数据做出运营决策,需要智能设备落实智能决策,企业核心变成了生产系统。在当前形势下,很多企业通过采购云服务或者外包构建信息系统。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现自主控制核心系统。在传统企业中,吸引人才方面做的并不到位,需要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员工待遇、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吸引技术人才的同时做好员工招聘。

(二)重视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培训

“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的重塑,对员工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所以,在启动项目的同时要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能基于数据配合企业的各项工作。“基础员工培训”主要对基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内容针对员工未来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便于项目落地后员工能够迅速上手。[3]“中层管理培训”的培训对象是企业中层管理者,这些人员是连接一线员工与企业高层的重要枢纽,对企业决策的执行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三)打造“数字化”企业文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是企业的基因。与传统企业的“领导经验”不同,数字化企业把“数据”作为制定决策的标准。企业如果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打造“数字化”企业文化,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智能化”组织的基本要求就是打造“数字化”企业文化,“数字化”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但是在企业文化的打造过程中也要分好轻重缓急,结合“数字化转型”的项目进展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控制好转型节奏。

(四)优化能源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流程

能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能管数字化、能管智能化、能管智慧化,下面针对这三个阶段做具体阐述。

(1)能管数字化

通过具有数字化能力的一二次设备,将能源生产、传输、分配、消纳全流程的关键状态、用量等参数数字化,实现了透明、远程实时管理。从而实现能源管理的提效,数字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此阶段已基本实现,技术较为成熟。例如:远程抄表、用能远程运维、能耗/费用统计报表、碳排管理MRV中的M。

(2)能管智能化

经过了第一阶段数字化后,能源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得以监测量化、积累,进而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带来的算力、存储、机器学习能力提升,可实现能源数据的分析应用。通过场景建模(OT)和数据分析(IT/AI)从而达到用数据驱动用能场景提质降本增效。现已进入该阶段,且绝大多数解决方案仍停留在这个阶段。例如:基本电费优化(容需转换决策)、需求侧响应(负荷监测)、电力现货交易(负荷预测)等、电能质量分析、水气管网跑冒滴漏监测分析。

(3)能管智慧化

能管智慧化是终极的目标,当然也可能和智能化阶段后期并行推进。智能化偏重于解决单一场景、能源使用垂直领域的能源使用不够优化问题,智慧化更注重于跨场景、多能源协同、多系统协同、预测式控制,真正实现智慧能源,能源或许最终会成为一项基础设施服务按需提供给用户,实现“能源不可能三角”最优解。目前还没有该阶段较好的实践,综合能源是这个方向。例如:光储荷协同、综合能源智慧园区等。

结语:

新时期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核心领域做出数字化建设的尝试,并且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大多数企业经过数字化转型以后提高了运营效率,多数企业也表示,数字化建设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新时期企业能源数字化建设仍需加强,各企业需要不断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屈琳珊,项安波.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国家能源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与高质量发展[J].清华管理评论,2021(10):78-84.

[2]黄凯.“人工智能+物流管理”推进能源物流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35(06):145-147.

[3]张向农. 炼化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探索与实践[J].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2,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