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对老年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对老年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

吴建英

溧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对老年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00例,根据处方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处方管理方式,即依照医师建议进行用药。干预组采用药师参与处方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原因、联合用药、使用疗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预防、无指征用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抗菌药物三联及以上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使用疗程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可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预防并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或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药师;抗菌药物管理;老年;内科;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此类药物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发展,抗菌药品的类型、剂型与规格等逐渐增加,在选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引发耐药菌的产生,甚至出现二重感染,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和治疗难度[1]。临床医生主要以患者为工作重心,难以通过把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来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药师对抗菌药物知识了解较为深入,有药师参与到处方管理中,可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2]。本文将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应用于老年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200例,根据处方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00例。常规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 78岁,平均年龄(46.8 ±3.2)岁;干预组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18 ~ 79岁,平均(47. 1 ±2.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处方管理方式,即依照医师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组则采用药师参与处方管理方式,具体如下:(1)组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由药剂科工作人员组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回顾既往抗菌药物使用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处方管理”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出其中具有较高可信度的文献,整理、总结除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方法,并制定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召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目前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控制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剂量、次数,以强化治疗效果。(2)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药师可定期向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作用机制及相关 不良反应,并实时分享国内外抗菌药物最新应用趋势及研究成果,以提升临床医师用药的科学性。培训结束后,对临床医师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知识考核,对于其掌握不充分的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为其后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3)加强与检验科与感染管理科的联系与合作:定期统计院内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病原菌送检情况、感染流行病学,积极与检验科、感染管理科交流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反馈抗菌药物的实际效果,以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4)加强药师间的合作与监督:倡导药师间进行相互学习与监督,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解决之法,从而提升药师在处方管理中的价值。在开展抗菌药物处方核查时,每份处方应由2名或以上药师进行共同核查,且意见需达成一致;如果未达成一致,则应邀请具有抗菌药物应用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参与核查,以免出现核查漏洞。定期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监督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总结处理存在的不足,向有关医师对相关问题展开针对性分析,归纳、总结抗菌药应用重点,以促进临床医师与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了解与认识。

1.3 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原因、联合用药、使用疗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预防、无指征用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抗菌药物三联及以上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使用疗程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变异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患者体内菌群失衡,影响其预后,增加二次感染风险;此外还可引发药源性不良反应,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同时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提升是药剂科工作的重点,药师日常工作中需与各种药物进行接触,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具有较临床医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让其参与到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中,有助于推动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中,药师能宏观调控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引导医师应用性价比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常规抗菌药物,促进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了解,进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此外可保证抗菌药物处方质量,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发生。药师参与处方管理后,可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提高处方管理质量,具有较好的实践性[3]

综上所述,本文将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应用于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预防并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或不合理使用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临床用药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海霞,余新海. 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安徽医药,2018, 22 (7):1405- 1407.

[2]李欣,王云霞,邵宸.临床药师干预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34):44-45

[3]邹清梅.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0,13(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