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

陈伟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32 

【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方法 筛选并统计在本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时间段内就诊在骨科治疗患者64例,依据就诊病例序号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探究组则实施安全护理干预,观察骨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效果。结果 探究组病患护理纠纷事件、滑倒、坠床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分别为较对照组数据分别为明显降低,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病患治疗期间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滑倒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啊,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满意度,推荐价值较高。

关键词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骨科是临床上比较特殊科室之一,在治疗期间病情相对复杂,且患者大部分在治疗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康复进程[1]。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并针对性开展安全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护患关系,降低骨科危险事件发生几率起到重要作用[2]。本文就骨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究应对措施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并统计在本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时间段内就诊在骨科治疗患者64例,依据就诊病例序号法分为2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术前无下肢静脉血栓现象,且无凝血功能障碍;(2)排除精神障碍患者;(3)患者均知情同意后纳入。对照组(n=32)男女性各占比=17:15,年龄段36~72岁,年龄均值(54.5±7.8)岁。探究组(n=32)男女性各占比=19:13,年龄段35~73岁,年龄均值(54.6±8.2)岁。骨科疾病类型:腰椎间盘突出15例、股骨骨折18例、髋关节骨折12例、骨质疏松与增生12例,以及其他骨折5例。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可比性一致。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与护理。探究组则开展安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安全标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评估是否有跌倒风险,在床头设置安全标识警示,让患者及家属小心下床,并解释该标识设置目的和意义,提高患者警惕性,对于应用拐杖患者,需保持整个病区清洁干净,并保持干燥,避免水渍导致患者滑倒,同时指导患者在应用拐杖的过程中注意平衡性,并给予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发生跌倒。(2)安全教育及并发症干预:对于骨科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危险隐患,及时对科室患者进行安全预防知识宣教,增强患者安全防范意识,骨科大部分患者均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极易发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避免同一部分受压时间过长,以及指导患者家属对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等情况发生,同时加高床围栏,避免患者坠床。(3)活动锻炼:对于病情稳定患者,护理人员指导简单肱四头肌收缩活动,随后开展踝关节屈曲活动被动活动逐渐过渡至主动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劳动强度,并由家属陪伴左右,避免发生危险事故,与可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各组病患护理纠纷事件、滑倒、坠床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进行统计记录。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处理并分析数据结果,计数性数据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行数据以IMG_256表示(t值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则P<0.05。

2结果

探究组病患护理纠纷事件、滑倒、坠床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分别为较对照组数据分别为明显降低,有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组间病患纠纷事件、危险事故发生几率统计对比

组别

例数

纠纷事件

滑倒

坠床

危险事故总率

探究组

32

1(3.12)

1(3.12)

0(0.00)

1(3.12)

对照组

32

8(25.00)

6(18.75)

3(9.37)

9(28.12)

/

6.335

/

/

7.585

P

/

0.011

/

/

0.005

3讨论

骨科患者多以骨折疾病为主,骨折部位多出现肿胀、疼痛、关节畸形等体征,甚至导致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受限[3]。目前,临床上针对骨科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老年来说机体耐受力较差,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以及器官逐渐衰退,术后恢复慢,长时间卧床极易发生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也存在坠床、滑倒等危险隐患,影响患者康复进程。本文研究中,对于骨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开展护理干预措施,从健康安全教育、安全标识设置、预防并发症及健康锻炼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性防范与护理,护理人员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不仅增强患者对自身安全保护意识提高,进一步加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降低危险事故发生几率,改善护患关系,更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升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在骨科病患治疗期间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滑倒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啊,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满意度,推荐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冰冰.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25-126.

[2]杨美英,赵利英,刘培英,张世红.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80+282.

[3]杨志华.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