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那些事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1

“胆结石”的那些事儿

方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胆结石”这个病对老百姓来说,是耳熟能详。亲戚朋友,电视广告上经常都能听到关于患“胆结石”和治疗“胆结石”的消息。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误解的,很难分得清除。今天,就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方博士,来给大家科学的捋一捋“胆结石”那些事儿。

其实“胆结石”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胆道系统结石按分布,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在以前卫生条件较差时发病率较高,现在卫生条件改善,发病率已经较低,这次就不详谈。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了困扰大家的一种常见病。而胆囊结石又容易掉落入肝外胆管,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后文简称:胆管结石)。今天就谈谈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50e12baaaaf3d298f76794062bfccbfd

胆囊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分布情况

胆囊内结石的形成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家族遗传、高脂血症、不规则的饮食习惯等。一部分患者在得了胆囊结石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往往是在体检时,通过腹部超声检查才发现的。而另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的胀痛不适、绞痛,甚至同时引起右侧肩部的疼痛,尤其是在餐后和进食油腻食物后常见。有不少的患者,由于疼痛部位在中上腹,往往自以为是“胃病”引起,甚至通过长期服用“胃药”来缓解症状。因为“胃药”有抗生素成分,对胆绞痛有一定缓解,或则疼痛其实是自行缓解了,所以患者长期困扰于所谓“胃病”,而没有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由此可见,定时的进行健康体检是非常必要的。

当我们确诊患了胆囊结石后,该怎么办呢?一部分患者喜欢听信周围亲戚朋友的建议,采用所谓:多喝水、药物排石、体外碎石、保胆取石等道听途说的“秘方”来治疗胆囊结石。可以明确的指出,上述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通过药物来溶解结石,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和昂贵的费用,且只能对微小的少量结石,可能有效,一旦停药后很快就会复发;由于胆囊紧贴着肝脏,如果采用体外碎石,不但效果极差,而且可能导致肝脏破裂大出血。对于所谓“保胆取石”这种治疗方式:肝胆外科的绝大多数专家都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胆囊在人体的作用,只是类似于一个“临时仓库”,每日800毫升左右的胆汁全部由肝脏而非胆囊分泌,其中只有约60毫升的浓缩胆汁临时存放在胆囊。如果没有胆囊,800毫升的胆汁分泌并不会受影响。因而在没有胆囊的情况下,人体消化功能并不会受影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切除了胆囊并康复的患者,没有任何远期的消化障碍和其他异常。然而,“保胆取石”的患者,绝大多数在半年内,出现了胆囊结石的复发,需要经受再次的手术和承担再次的治疗费用,得不偿失。所以,患了胆囊结石,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因该是完整切除胆囊,并同时一并移除胆囊内的所有结石。

常常会有患者或家属问医生,胆囊结石可不可以不手术治疗,特别是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或则是问“我的结石很小,能不能不手术”。这里就必须了解,患了胆囊结石如果不手术治疗,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后果:大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由于胆囊收缩排出胆汁的同时,会推送结石到胆囊颈部,往往会导致结石“卡”在细小的胆囊颈或胆囊管,引起剧烈的“胆绞痛”以及肩部的“牵涉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困扰,一旦结石“卡死”不能松动,会导致胆囊压力升高,最终破裂,大量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等,不得不紧急入院手术,将伴随更大的手术风险。医生对于“小结石”的担心,远远大于“大结石”,因为小结石更容易经过胆囊管排入胆管,引起胆管结石。后者不但可能引起胆管的梗阻,引发黄疸和急性胆管炎,而且很可能引起严重的急性胰腺炎,这就是医生们总是劝导患者“尽早手术,不要等结石掉下去了才后悔”的原因。胆囊结石一旦掉入胆管,手术方案和程序将更为复杂,患者的治疗风险、费用和住院时间也会增加。此外,无论胆囊结石大小,如果长期“挺住”不愿治疗,一个严重的潜在风险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炎症的反复发作而累积。那就是,胆囊结石长期不治疗,可能诱发胆囊癌变,形成胆囊癌。而胆囊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所以,患了胆囊结石,应当尽早到医院行“胆囊切除手术”,以绝后患。

近年来,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经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常规开展。该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区别是:手术创伤小(3或4个一厘米不到的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最快可以24小时出院,术后24小时进食,2天后就可以投入正常工作);痛苦极小(全麻手术,安全无痛,术后全程镇痛);无复发。

胆结石2上一排为不同大小的胆囊结石;左下图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场景;右下图为1厘米的微创切口

好的,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希望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朋友们,能通过本文了解该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尽早去除病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