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

冯呈呈1,朱红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 目的:探究以脊椎孔镜为基础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使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的AD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脊椎孔镜为基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脊椎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其主要的致病因来自患者的腰椎发生退化性的改变,在病变后发生腰椎破裂进一步引起患者基本神经受到外来刺激压迫[1]。针对该种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腰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疗效果,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能够将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并且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病情起到快速恢复的效果。但是以目前医学上存在的常规护理模式,很难达到治疗预期,所以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分析研究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能够快速康复的护理模式的应用情况。详细内容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来本院使用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100例进行随机分配法,分组后每组各50例。患者信息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范围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2.12±7.05)岁;实验组年龄范围为63~81岁,平均年龄为(72.25±7.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①术前护理:患者正式入院,接受治疗后,有专业的医护工作人员带头建立专业的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全程配合主治医生,为患者开展专业的康复护理。通过为每一位患者安排相应的责任护士,保证护理人员对每一位不同患者再去点对点的护理,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通过充足完善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手术前保证情绪的稳定,以轻松舒畅的心情进入手术。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在术前6h做到禁食,术前3h禁水,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各类突发意外的概率。②术后护理:手术进行时需要通过严密的止血手段,对患者进行止血,达到不再需要安放引流管的程度。患者手术正式结束之后,结合售前按照患者身体状态定制的科学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研究。按阶段,按流程,按方法进行区分,为患者展开系统性的护理。保证患者在手术后采取平卧或侧卧的姿势保持24小时的卧床休息,在此期间,通过责任护士的外在帮助每隔1.5小时为患者进行辅助翻身,防止患者在手术后保持同一姿势时间过久出现压疮症状。并且在患者卧床休息期间,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和呼吸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如若患者出现危急情况,需要紧急告知患者家属和主治医生。与患者家属展开密切沟通,了解患者的合理诉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进行术后补液,控制补液量在1000ml以内要求在一天内输液完毕。在饮食护理方面,由家属或医护工作人员使用汤匙根据患者的生理需要进行喂水,需要注意的是,在喂水期间不得使用吸管或瓶装饮用水,防止咳呛。在营养摄入方面,主要为患者提供清淡,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作为营养摄入来源,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自身的身体状况。在用药护理方面,需要保证在术后一天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是定量的镇痛类药物,在术后一天内的时间里,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之下,鼓励患者进行自主运动,例如翻身,坐卧,行走。充分告知患者家属药物使用的剂量和具体作用原理。术后的短时间里尽快开展康复训练。例如术后六小时后,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之下,通过进行4次/天的直腿抬高训练,在此过程当中,保证患者家属的参与。术后三天,可以辅助患者进行腰背部肌肉的恢复训练,但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康复训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护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持续陪同。通过五点支撑法对患者背部和腰部肌肉进行训练,进一步强化患者的心肺功能,防止呼吸肌群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功能的蠕动。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环境的舒适程度,不仅要确保病房环境通风透气,光线柔和,还需要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安静。使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获得十足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3评价指标

    使用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值越高,自理能力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ADL评分

护理前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处理(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ADL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46.27±2.10

32.17±1.20

实验组

50

46.70±2.04

22.34±0.50

t

1.4662

9.4621

P

0.8034

0.0000

三、讨论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从患病到康复,采取的治疗方式往往都是保守治疗而非手术治疗,患者可以通过无创休息,按摩,推拿等保守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症状,甚至从根本上治愈患者。但是如果使用保守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症状,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或病情仍然反复发作时应当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术治疗方式[2]

通过运用脊椎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一种临床上的新型治疗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口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效果更加简单等诸多特点。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控制读书对患者身体产生的伤害,并且进一步提升手术带来的整体治疗效果。通过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手术整体过程,以更加适合契合患者身体状态的方式进行护理照顾[3]。通过更加有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从根本上说的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体时间,对手术护理效果起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慧,孙君华,万程程,等. 基于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6(8):259.

[2] 潘婷,布祖拉·麦麦提吐尔逊. 基于脊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 护理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J]. 智慧健康,2019,5(25):55-56,91.

[3] 刘锁梅. 11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J]. 健康必读,2019,6(2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