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田德明 ,胡文晟

长春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51   ​

摘要:目的:探讨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手术患者1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进行常规监测,包括监测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情况。试验组在给予常规监测的基础上,经气管导管进行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48%,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0.2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能够有效降低消化内镜麻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消化内镜;麻醉;应用

引言

消化内镜手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 最可靠的方法,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但是,需要认识到,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具有无创、简便、迅速的特点,能够准确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合图形变化对判断通气不当、气管导管误入食管、麻醉机械或呼吸器机械故障,早期诊断恶性高热及肺动脉栓塞等具有特殊临床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将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应用于消化内镜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7月-2022年7月,邀请在我院消化内镜进行麻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如下。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自愿进行麻醉手术患者;③一般情况良好,ASA I级。④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有常规内镜禁忌症:如孕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对镇静药物过敏患者;②ASA Ⅴ级及以上患者。本研究以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者充分保障患者的隐私与生命安全。

本研究共纳入接受消化内镜麻醉患者1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3例,年龄25-56(44.34±3.66)岁;试验组中,男性44例,女性45例,年龄29-58(39.34±6.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消化内镜手术麻醉过程中及恢复期施行常规监测,包括①心电图监测:密切监测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②血压监测:每3-5分钟记录无创血压监测情况,血压水平超过或低于基础血压水平的30%时,需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干预或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③呼吸监测: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④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实施麻醉前即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并持续至完全清醒后。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对进行消化内镜麻醉的患者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插管方式合理给予患者呼吸辅助干预,进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当手术麻醉时间不断延长,适当应用肌松药,调控患者呼吸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坠床、插管误入食道、气道阻塞、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出现呕吐、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studen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共发生12例,发生率13.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坠床

插管误入食道

气管阻塞

脱管

总发生率(n/%)

P值

对照组

1

10

6

4

13.48

<0.05

试验组

0

5

6

1

20.22%

2.2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平均术后苏醒时间为4.78±2.11分钟,对照组为6.33±1.23分钟,试验组患者平均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消化内镜手术是必须在麻醉状态下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状态下,患者麻醉的理想状态时患者舒适、安全、无记忆,但麻醉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严密监测,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气道阻塞等不良后果,尤其对于患者在术中的呼吸检测尤其重要,但有时患者呼吸异常表现不明显,医务人员不能及时察觉,当患者出现气道阻塞等情况时,不能及时处理,将影响手术安全。

本研究对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能够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说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保护患者手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对于消化内镜麻醉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在临床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延香, 潘菊. 临床麻醉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分析[J]. 中华养生保健, 2022(040-007).

[2]张迪, 何龙, 田丹丹,等. 呼吸功能监测新方法综合肺指数的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 43(7):5.

[3]代恒茂, 明伟, 周志强,等.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全麻拔管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22(03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