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版工艺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服装制版工艺分析与研究

周水仙

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3254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之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国内的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国内的服装工业之中,对于服装制版的技术性要求是十分高的。我们对这种技术在产品造型的层面上展开研究,其实不难发现,制版技术中往往具备着极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服装制版工艺技术水平,就一定要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服装制版中,更加重视对于细节的处理。本文就服装制版的工艺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索讨论。

关键词:服装制版;工艺分析;细部处理

服装制版是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它是对服装的版型进行确定、处理等。服装的版型处理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对于尺寸的要求非常严格,服装版型的尺寸需要精细准确的数字。如果没有按照精细的尺寸进行,那么在服装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服装的缝合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对整个服装厂的出货率以及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纺织品在剪裁缝制的过程中,由于衣物布料材质的不同存在差异性,故在服装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实验制作样衣,确准后,才能够进行衣服的批量生产。有些时候,服装制版也被称作样衣,服装制版就是制作一套模具,让最后生产出的成衣与模具相一致。一套服装的产生不仅仅是包括衣服的表面,还有里衬、衣块之间的缝合,扣子、袖口和裤子内部翻卷等,因此,一个严谨的服装生产企业在制作样衣时,会制作好几套不同尺码的版型来进行试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定服装中每个部位的具体尺寸。

1、构建科学化的服装制版思维模式

1.1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

在实际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专业的服装制版设计师还是学生,甚至某些老师在平面裁剪制版的时候,思维模式始终禁锢在平面的二维思维,长此以往就会在服装设计上面形成二维造型。所以为了改善这种设计的弊端,一定要朝着立体思维进行转变,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服装设计的技术性,还增加了服装的艺术性。由此而言,这就需要服装制版设计师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立体空间思维,把设计工作和生活构建起关联性。

1.2从单一思维转向综合思维

在实际的服装制版过程当中,还要求专业的服装制版设计人员对平面裁剪以及立体裁剪都要有一定了解,甚至掌握。在服装结构的设计工作中,一方要应用各不相同的技术方法,可以把手工操作以及数字化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可以令服装制版设计人员具有制作技巧,不但能在服装制版的设计之中有所感觉,还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展开创造。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建立起综合性的思维模式,进而能让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的系统化。

1.3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机结合

通常而言,一个优秀的专业服装制版人员,就要在使用理性思维进行设计的前提下还要在设计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主观感情来展开服装的设计工作,并且利用设计的线条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方式之下设计的服装不仅更加符合美学。还能够让其具有生命。

2、形态结构的造型意识

2.1 求全意识

在国内外的服装设计中都讲究造型的完整性,尤其是在以立面形体设计为主的服装中。从客观角度来看,完整性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中讲究残缺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全面的美感成了人们选择和购买服装的首要条件。所以,在服装制版的设计中设计师要以通观全局的眼光看待服装设计的形态,对服装的形态进行完善,使消费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平和感。此外,在服装制版的设计中也要讲究层次感和整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基础线条处理不到位而导致服装起翘不规范、侧缝线不能对条对格等情况。在服装造型整体观念的影响下,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涌入市场,这对我国服装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也导致服装结构形态趋于同化。可见,一味地追求完整造型意识,通过服装结构的完整性来衡量和要求现代新造型的结构,可能会限制设计师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追求完整美的同时,要尊重传统审美,这样才能有助于服装制版设计师的创新。

2.2 完善服装造型的程式

目前,国内的服装制版剪裁方式大多采用日本原型系统的剪裁方式,在服装院校的教学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服装结构制版和设计的完善,使服装的生产趋于规范化和程式化,这是服装生产进步的表现,也是服装生产发展到某一阶段就会出现的现象。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受过高等服装教育的学生走出校门和服装制版设计师使用立体裁剪技术的增多,使立体剪裁技术在设计表达中使用的更熟练,提高了服装成衣的品质。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于规范化和程式化的服装制版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这些服饰已经存在了一定的销量,当服装销售市场发生动荡时,如何按照已有的程式设计新的服装款式,避免雷同现象便成了服装制版设计师要纠结的问题。此外,服装板式结构变化过多可能会影响服装的销售情况,使服装企业丢掉原有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所以,服装制版设计师要利用多元化的途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来创新版式设计,领悟造型结构和版式设计之间的变化技巧,使整个品牌的造型结构和版式设计能够延续使用,符合消费人群的需求。

3、强化制版细部控制

3.1做好版型的细部工作

在对服装制版的设计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性。在展开服装制版造型的设计当中,不但要关注服装外形的变化,更要让服装产品的功能性充分表现出来。在中对服装产品的造型展开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国现存的国家服装号型的相关标准作为极其重要的设计根据,不仅如此,还应该把人力工程学融入其中,并把人体力学的相关数据当作重要参数,对于服装的规格数据展开细化工作。

3.2做好人为特征的细部工作

通常来说,在实际的服装制版工艺设计过程里面始终会包含着人为特征,所以这一点也是要求我们对其进行细部处理的。在这当中充满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气息以及深厚的文化韵味,包括心理因素以及情感因素都应该有机融入进去,从而使服装产品到了实际的销售环节能够令广大消费者更加认可,更加追捧。

4、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制版的工艺优化在服装生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该重视服装制版的工艺优化工作,提升服装制版的技术,从服装的使用材料、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推动服装市场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莉芳.提高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学生服装工艺能力的探究——服装工艺课程改革思路[J].戏剧之家,2019 (31):162.

[2]邬方华.服装制版与工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30):197.

[3]陈莉芳.关于服装制版工艺的探讨[J].戏剧之家,2019 (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