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泽霞   ,李显清    ,王丽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6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13名护士,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带教成绩及临床应对能力。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进行带教培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综合能力,从而今后在临床中更好地体现其工作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人性化带教;综合能力

    新生儿科室由儿科分离、发展出来的独立科室,主要针对新生儿的疾病进行有效诊治。因此,该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一些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遇到很多护理问题,加之新生儿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复杂等,所以,有必要增加对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力度。人性化带教模式的应用于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带教工作中,能够帮助护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其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1]。实验选取26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报告进行如下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6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分析,其入职时间分布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13名护士实施人性化带教护理模式,年龄最小20岁,最大24岁,平均(22.31±0.51)岁,对照组13名护士实施常规带教护理模式,年龄最小21岁,最大25岁,平均(22.48±0.46)岁,所有新入职护士均为女性,其基本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   常规带教护理模式,新入职护士入科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教学,其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具体进行。内容包括:带领护理人员熟悉新生儿科病房,讲解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护理难点等,便于新入职护士能够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

观察组  人性化带教模式,①带领新入职的护士进行病房熟悉,同时让其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带教时可以结合每位入职护士的特长为其匹配相应地带教老师,一般情况下,每隔带教老师最多带2个新入职护士。带教老师为其指定相应地教学计划,确保所有入职护士有一个相对轻松且愉快的教学环境,以便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②带教期间,要将新生儿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行,促使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更多有关临床护理操作问题。此外,在护士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为其提出一些问题,同时给予相应地指导,以便保证带教质量[3]。③关注新入职护士的临床能力,在带教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人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护士不断研究,对于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形式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其中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包括:临床教学、心理素质、临床管理、护理沟通,各项评分越高,表示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4.0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检验用t,计数资料组间检验用X2,表示依次分别为±标准差,百分比,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

见下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相比,观察组的成绩均较高,(P<0.05)。

         表1  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对比  (分)

组别

n

理论成绩

操作技能成绩

观察组

13

92.63±0.51

91.48±0.36

对照组

13

68.25±0.26

70.11±0.29

t

/

8.031

9.115

P

/

0.000

0.000

2.2对两组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进行对比

      见下表2,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显著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对比  (分

组别

n

临床教学

护理沟通

心理素质

临床管理

观察组

13

1.89±0.12

1.96±0.25

1.87±0.16

1.92±0.31

对照组

13

0.69±0.22

0.51±0.17

0.63±0.17

0.49±0.22

t

/

5.124

6.031

7.198

8.03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新生儿科是医院一个比较重要的科室,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当高。为了让医护人员很好地由学生转变为护士角色,做好临床带教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人性化带教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带教模式,这种带教模式是在常规带教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整个带教过程中,通过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地指导,使其不仅扎实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具备 良好的临床应对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价值。此外,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因材施教,使其更好地由理论向实践转化,从而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绩均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的临床应对能力评分显著较高,(P<0.05)。可见,对新生儿新入职护士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方案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进行带教培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综合能力,从而今后在临床中更好地体现其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群.人性化护理带教对实习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2):151-152.

[2]陈卫燕.人性化护理带教对新生儿科实习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1):94-96.

[3]刘艳妮,沙珍萍,王颖,宋殿芳.人性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0):20-22.

[4]解超英.人性化带教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135-136.

[5]张君,沈清清,任香娣,张海燕,刘伟,祝筠.人性化带教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05):9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