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这些硬知识,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这些硬知识,你了解吗?

何秋江

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公立卫生院,四川 成都,610108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广,对于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项深受人们信任的民生工程。该项目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实施12年之久,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居民健康管理要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在不断进行整改和完善,为了能够便于相关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推广,现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行简单科普。

数来宝,数来宝,公卫服务知多少?

国家强,国家强,基本公卫十二项。

大卫生,大健康,全民健康大梦想。

全周期,全方位,健康管理全覆盖。

搞监测,做随访,健康促进重预防。

早癌筛,慢性病管,危险因素最相关。

提素养,抓预防,免费服务人人享。

国家政策样样好,惠民项目大礼包。

上一个简单的数来宝,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广与居民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具体主要包含以下十二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其中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预防接种健康管理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儿童的成长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婴儿出生后能够自母亲体内获取一定的免疫能力,一般在6个月内较少出现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但是6个月以后,其体内的抗体会逐渐减少,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对各类交易传染疾病的易感率也会有所增强。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强调,要求做好0~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预防接种的处理通过个体以及群体免疫水平的提升,实现人群免疫屏障的建立以及强化,从而实现对传染性疾病流行控制管理。作为家长也应掌握儿童疫苗接种的根本要求,首先需要在家长接种之前为儿童进行洗澡,确保其接种部位皮肤清洁,应穿着柔软宽松的衣物,并在这种之向医生说明之前向医生说明儿童的健康情况,确保符合接种要求之后方可进行疫苗接种,在接种完成之后需在接种点进行30分钟的观察,如无异常情况之后方可返回家中。

2、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是通过医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搭配,进行孕妇个性化服务程序的建立和完善,希望能够通过对孕期母婴的实时监控,进行各项健康管理措施的推广,同时能够通过孕产妇各项健康指标分析,对其健康情况进行评估,需要为产妇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以及指导。孕期管理并非简单的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以及服务程序,是为了为孕妇以及胎儿营造优良安全的生活环境所开展的一项工作,国家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的孕产妇对象除了孕期之外,还包含产后42天内的健康检查,以期能够通过全方位的服务管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作为孕产妇应积极进行孕产期各项检查情况的上报,以便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孕产妇情况进行管理方案的优化。

3、老年人健康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群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65岁以上的居民均属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范围,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重点需重视的内容便是慢性病的管理,但慢性病的管理并不完完全全在老年人群范围内,其为35岁及以上慢性病发病人群提供服务管理,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以及慢性病管理时可作综合分析。慢性病的危害对于人群造成的影响绝不低于急性病,慢性病的疾病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病程周期较长,但是对于患者造成的侵害却较为严重,如预防管理不善,将会加速疾病的发展,轻则致残,重则导致患者死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开展时,强化对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是尤为关键的,常见的慢性病主要为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肿瘤等,通过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服务的完善,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明确自身疾病类型,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疾病进展的预防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降低均有帮助。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国家公共卫生管理项目中也作为单独一类进行划分,随着国家精神卫生领域相关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推广,各地区的相应管理措施均有落实,公众群体对于精神卫生疾病以及各类心理需求的认知也越来越明晰,严重精神障碍,是影响重大公共卫生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应为其提供更多的关注以及服务。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均是较为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类型,其疾病速度发展速度较慢,但是病程较长且有反复发作情况,部分患者需要终身配合管理,目前国家公共卫生管理项目中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采取了医院-社区-家庭三方配合的方式,以求能够通过优良环境的营造,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以及管理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既要保障患者治疗质量的提升,还要实现对公共安全的保护。而作为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有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按社区医院规定及时进行各类检查的参与,以便及时发现其疾病变化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措施。

5、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性较强,属慢性传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健康人群接触到该病菌之后,极易发病。此病在全球各地均有发生,又被称为“白色瘟疫”,患者染病之后的首要症状为发热,后续会发展为长期午后潮热,次日清晨恢复正常且伴有盗汗、乏力、食欲下降、体形消瘦等情况,如为育龄期女性会有月经不调情况。肺结核又可分为继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血型散播行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以及其他肺外结节等,各类疾病类型均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侵害。因此,加强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除了是保障患者本身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重点内容。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在管理时需对确诊患者以及疑似患者进行推荐转诊并做好后续各项随访工作,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患者应及时上报自身状况,其他居民如发现如有与此类疾病患者接触,也应积极配合各项筛查,以便能够不断完善肺结核健康管理质量。

综上可知,公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划以及推广,对于我国基本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安全健康的保障均是非常有利的,作为居民我们应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共同营造优良的基本公共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