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深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黄晓慧  ,丁哓敏 , ,               

沽源县小河子乡卫生院   张家口沽源 076550

【摘要】目的:对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以及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在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02例,诊治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按照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处理,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化疗中,参照组应用静脉留置针,实验组选取深静脉置管,对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于参照组较优(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相比于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置管;化疗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化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化疗中通过大量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达到病情控制的目的。然而因在药物使用时,大多数药物副作用明显,会刺激患者血管,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1]。因而应对药物使用方法进行不断优化,降低对患者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基于此,选取了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02例参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进行化疗的102例肿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实验组,各51例。参照组年龄24至76岁,均值(51.21±1.36)岁,男26例,女25例;实验组年龄25至77岁,均值(51.08±1.41)岁,男27例,女24例。组间基本资料分析,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纳入要求:患者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且首次进行化疗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意识清楚且精神正常。排除要求: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具有重度营养障碍;在研究过程中患者死亡。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在治疗中加强无菌操作原则的渗透。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取穿刺血管位置与静脉留置针,并对输注药物进行全面了解。三是化疗药物的输注,由于药物会对患者血管造成较大刺激,因而应注重留置时间的控制,通常为1至2d,严禁大于3d。四是注重健康宣教,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另外,护理人员应注重对穿刺位置具体情况的观察,如果发生渗液、红肿等情况,应及时拔除更换留置针。

实验组:选取深静脉置管,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术前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有效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信心,降低医护纠纷发生的概率。二是完善导管固定工作,尽可能防止导管存在扭曲、受阻等情况,并加强对皮下组织的观察。三是在输药过程中,应注重巡视工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四是在进行接管、封管和拔管等操作时,应将无菌操作落实。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分别通过(±s)、t值进行表示和检验;计数数据通过[(n)%]表述,以X2值进行核查;P值<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穿刺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2.16%(47/51),参照组为76.47%(39/51),组间差异明显(X2=4.7442,P=0.0294)。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脱管

穿刺点感染

药物渗出

静脉炎

总发生

实验组

51

0(0.00)

1(1.96)

0(0.00)

1(1.96)

2(3.92)

参照组

51

1(1.96)

2(3.92)

1(1.96)

4(7.84)

8(15.69)

X2

3.9913

P值

0.0457

2.3生命质量比较

根据表2可知,参照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于实验组较差(P<0.05)。

表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方面

生理方面

社会方面

其他方面

实验组

51

24.26±1.84

68.47±2.39

19.55±1.03

42.67±3.05

参照组

51

18.31±1.93

62.11±2.54

14.01±0.97

35.74±2.99

t值

15.9350

13.0229

27.9630

11.5871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在人们生活压力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恶性肿瘤有着不断提高的发生率,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恶性肿瘤治疗来讲,化疗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然而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刺激患者血管,因而应确保化疗给药方法的科学性,从而减少化疗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2]

在化疗中,深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都较为常用,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将给药方法选用的合理性全面增强,为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深静脉置管有利于缓解因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的刺激性,并且其还具有保留时间长的优势,无需多次反复穿刺,有利于保障患者健康

[3-4]

根据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参照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实验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实验组为3.92%,参照组高于实验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生命质量方面,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不仅可以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晓玲,傅育卡,陈章兴.替吉奥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预后[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5):54-56.

[2]雷海云,钱亚萍,李淑颖等.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1):86-88.

[3]刘彦玲,王艳静,张敬等.回缩式留置针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37(06):565-567..

[4]吴亚君.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8,31(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