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新生儿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新生儿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方法复活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确诊为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冻存菌株,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抗生素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检查结果、细菌耐药性和预后。结果共复活29株克雷伯菌,经分子鉴定22例(75.9%)纳入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败血症组,7例(24.1%)纳入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Kqu)败血症组。Kpn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大于Kqu组[(33.1±3.2)周比(30.6±0.9)周,(1 847±677)g比(1 416±121)g],腹胀发生率低于Kqu组[4.5%(1/22)比42.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pn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丁胺卡那的敏感度为100.0%,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Kqu对药物的敏感度普遍高于Kpn,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为100.0%。两组患儿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克雷伯菌败血症以Kpn为主,Kqu败血症更多见于小胎龄和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且腹胀为首发症状多于Kpn败血症,临床需警惕并尽早选择敏感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