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浅析—重庆气矿梁平作业区基层党建与班组建设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2
/ 2

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浅析—重庆气矿梁平作业区基层党建与班组建设探索与实践

黄仕洪

重庆气矿梁平作业区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梁平作业区牢固树立抓支部“堡垒”建设、抓一线班组“安全生产前沿阵地”建设的鲜明导向,精准赋能强支部书记干部担当,把支部工作的重心向班组安全、生产经营和员工队伍稳定等重点工作前移,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党建与班组建设深度融合,强化党支部在班组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创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奖惩共担的共建体系,使支部工作找准了载体,服务了中心;拓宽了领域,促进了和谐;强化了职能,推动了发展。

一、基本情况

梁平作业区于2002年8月1日成立,是一个集采气、增压、脱术、输供、气田水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天然气生产单位,所辖井站横跨川渝一区五县。目前作业区共有员工383人,下设6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现有100名共产党员。

连续两年,梁平作业区先后完成两次机构改革整合,管辖范围呈现“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生产任务加重,管理难度加大,加强支部“堡垒”建设及一线班组“安全生产前沿阵地”建设,是贯彻落实重庆气矿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益实践,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作业区党委在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并举,积极探索实践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坚持以抓党建从生产出发、抓生产从党建入手工作主线,形成并规范基层党建与班组建设同频共振的深度融合工作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老气田稳产的软实力,为促进企业和谐、高质量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二、主要做法

落实“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作业区深刻理解“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重要意义,把握时代脉搏,聚焦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在实际运用中注重“四个融合”。

(一)锁定“出发点”,聚焦“情感融合”,推进支部书记驻站谈心谈话全覆盖

思想引领行动,支部书记坚持正确的工作理念、价值取向,聚焦“融入中心抓支部建设,深入一线抓班组建设”主题主线,在思想认识上辩证处理好党支部建设与班组建设一推进的关系,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

谈思想,突出一个“带”字。拟定方案落实运行大表扎实推进年度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升支部书记真学实干“输出”能力。支部书记与井站员工逐一谈心谈话,把自己所学所悟“带”到每一位员工心上,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员工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带”领员工认清目标形势任务,咬定“加快上产50亿目标”不放松。“带”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合气文化宣传,营造作业区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带”动员工向身边先进看齐,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向上力量,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谈工作,突出一个“实”字。随着企业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员工适应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主动性亟待提升,对文化、情感的认同需要增强,工作作风需要锤炼。围绕“平稳+高质量发展”综合管理思路,支部书记认真梳理查摆班组员工在履职尽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通过举行“支部书记谈心日”“班前会”“站务大家谈”“快乐1小时”等一系列组合拳,把员工的心声聚齐,找准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痛点和难点,科学理性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持续深入推进“我为员工办实事”“专家送技术到一线”“党员先锋岗”“党员帮扶群众”等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用好用活大天池文化陈列室、大池干文化陈列室等红色资源,积极打通“堵点”、疏通“瘀点”、解决“难点”,凝聚班组员工力量,不断巩固作业区和谐稳定良好态势,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热情。谈生活,突出一个“准”字。在全民进入自媒体的时代,员工的思想更加开放、理念更加多元,生活更加丰富,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个别员工存在生活实际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叠加,给新时期的谈心工作带来挑战。支部书记积极想办法,利用“铁人先锋”平台,围绕“你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你目前面临的最大生活压力、你最关心的热门话题、企业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宣讲你是否觉得有必要”出问卷调查,通过科学调查,支部书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找到谈心方向和重点。围绕班组不同员工关注的点,支部书记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加强政策的消化、掌握及宣讲,及时缓解员工不良情绪,凝聚人心,团结起干事创业奋斗力量。

(二)找准切入点,聚焦“培训融合”,推进支部指导班组技能提升全达标

通过实施“三结合”培训机制,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支撑。注重

培训与需求相结合。支部充分发挥骨干党员的带头作用,以提升作业区全员的技能水平为目标,各党小组结合党员的技能特长和各班组的培训需求,在年度活动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应知应会技能培训工作,并作为每月小组活动的固定内容。同时,党员技师每人负责1-2个实作项目的专项培训,根据每月业绩考核中技能测试的情况对各井站的薄弱项目查漏补缺,员工也可根据自身的技能短板进行“点单”,由党员技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加强激励和考核相结合。各支部采激励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员工学习效果,培训工作开展后及时进行训后测评,后续通过月度业绩考核、日常检查抽调考评、技能竞赛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考评。用考评的方式确保员工参与培训的效果,同时培训人员可根据考评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两相促进培训效果。实施“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通过线上“百一测评”软件的应用和在井站安装“移动练兵场”,消除空间、时间对培训工作的限制,让员工培训、练习、考评实现“随心所欲”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具实战意义。 

三)发力关键点,聚焦“生产融合”,推进支部志愿服务和技术攻关保安全

主题党日突出“油气味”。支部以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提升支部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针对开发生产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结合重庆气矿“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两个现场”管理提升、冬季保供以及安全生产月等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确定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让主题党日活动接一线生产地气。志愿服务当好“急救员”。支部坚持用好“谢利平技能专家工作室”平台,将解决生产一线的疑难杂症技术攻关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分别成立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检维修突击队”和“难题攻关队”,检维修突击队当好“急救员”,专攻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设施故障问题;难题攻关队专啃“硬骨头”,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案例汇编形成“活字典”。党支部坚持每年编印《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汇编》作为培训教材,将处理的典型案例从故障判断、原因分析、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汇编成册,成为指导一线员工解决现场故障问题“活字典”。

(四)站稳落脚点,聚焦“服务融合”,推进支部书记参与班组建设全过硬

支部书记以“三懂三会三过硬”为标准,以诠释好五个“角色”为目标,与班组长形成“1+1”的共管模式,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和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班组管理的全面融合。当好支部基础工作的领头雁支部书记按期组织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按照上级党委的相关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勤务兵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到班组管理中,在工作跟踪督办、员工流动调整、员工思想疏导、工作矛盾化解等方面做好保障;在隐患管理、两个现场风险管控、事故事件分析等方面强化监督;对井站出现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从班组管理和员工思想上找问题、查原因、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