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

张思思

开封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儿科护理创建模式,进而明确该模式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家长与患儿的评价。方法: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主要选取2020年至2021年我院所收治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实施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明确该方式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数据分析能明显看出应用该护理方式,无论患儿还是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都会提升,并且用药错误率持续下降。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开展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避免出现工作失误,改善医患关系,进而保证患儿愈后质量,为患儿提供良好的预后环境。

关键词:家庭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作为新型的儿科护理模式,可以将各方主体全面结合,因此该护理理念的核心概念为尊重、分享、参与、合作。根据国外相关文献表明,该护理方式在儿科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广度以及深度,掌握更为充足的信息,准确掌握患儿及其家长的具体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因此为了切实研究该护理方式,在国内儿科科室以及专科医院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以2020年到2021年,我院所收治的200名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该护理方式,收集各项护理数据,将其与之前的护理评价相对比。具体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选取2020年到2021年我院所抽出的200名患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符合住院治疗标准。

1.2、方法

1.2.1、增强护理人力,强化人员培养力度

医院需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如总责护士、责任护理、助理护士等,进而保证其人员数量满足患儿护理工作需求,在排班过程中要确保夜晚、白天都有护士执勤。在挑选总责护士时,需做好把控工作,尽量让其学历达到本科及其以上,总责任护士需在此护理过程中做好监督与指导,提高护理团队工作效率,保证其满意度。医院还应该挑选综合实力较强的护理人员,组建项目小组,根据该护理模式特性制定培训内容,明确考核标准,让每一位护士都能了解该护理工作的内涵以及政策,掌握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完成培训以后,对所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测评,对比其测评数据,了解护士的理论成果,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服务水平。

1.2.2、制定护理制度,划分人员岗位职责

一套完善的护理模式必将有系统的政策以及制度作为支撑,因此在进行该护理模式应用过程中,也要健全制度建设,进而让其护理工作更具有人性化。医院从人性化角度入手,合理制定相应的护理政策。首先,建立完善的排班管理,避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因人员不足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其次,明确其责任与义务,细化其工作内容,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医院科室领导人员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特性建立了不同岗位,如专业照顾人员、辅助治疗人员、健康指导人员、沟通协调人员等,并且根据各人员的工作内容划分工作职责,大幅度减少重复管理出现的概率,让其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医院还根据护理人员以及护士的工作特性制定了评价标准,如完成情况、安全情况、投诉情况、满意情况等,在后续评价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开展评价作业,真实反映该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1.2.3、落实护理措施,开展针对性护理

在本次护理过程中,为了切实保证该模式的护理效果,在正式作业之前,医护人员对患儿以及家属讲解该模式的具体应用流程以及内容,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还帮助家长掌握基础护理技巧,例如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罗列出相应护理内容,并向家长指明需参与合作的部分,家长充分掌握相应护理项目以及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责任护士还需要及时鼓励与引导,让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要做好健康指导,让家长了解基本生活护理内容。总责任护士做好沟通与协调,让患儿家庭充分了解具体的治疗计划,及时提供相应护理信息,进而帮助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护理。每周会让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儿与家长在参与本次护理过程中的真实意见。由于不同患儿的具体病因都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各科室护理人员需建立动态访问体系,做好后续治疗与跟踪随访,进而让患儿能拥有良好的预后环境,提高患儿后期治疗与护理效果。医院可以建立相应的沟通平台,积极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优化护理方式,并将其告于家长,让家长能在家庭过程中进行有效护理。

2、结果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家长与患儿的满意度为91.6%,与之前相比上升了4.1%。其护理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患儿用药错误与坠床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表2 护理质量对比

时间

用药错误

坠床

实施前

0.21

0.15

实施后

0.14

0.10

3、讨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患儿的主体地位,关注患儿的实际情况,将各护理主体全面协调,如医护人员、患儿、家长,全面尊重患儿与家长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通过该方式大幅度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满意度。在该模式过程中,家长的支持度以及预后持续护理对于患儿康复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能明显看出,医院在构建该护理模式时,要充分尊重患儿与家长的个人意愿,做好信息共享,提高家长的参与力度,通过激励评价的方式,让医护人员与家长都能主动进行沟通与协调,进而避免因沟通不流畅,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低下。在该模式构建过程中,各护理主体需共同协作,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开展有效工作,进而实现人性化护理目标,提高其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该护理方式作为新型的护理理念,可以充分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满意度,减少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对于患儿康复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蒙进清,段廷红.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46):314.

[2]周丽仙,郑芳,甘华英.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用于儿科护理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03):395-396.

[3]常香琴.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7):38+42.

[4]王琳,翟晓楠,马新影.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6):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