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呼吸机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

叶亿,张啟慧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抽取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呼吸机治疗,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CU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采用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CCU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呼吸机;常规护理;CCU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急危重症,发病快、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致残率与致死率比较高,预后状态较差[1]。临床调查显示,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存在心源性休克,增大了临床治疗与护理难度,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为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需在抢救治疗期间提供优良的护理干预,全面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提升疾病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迅速康复[3]。文章主要对比CCU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应用价值,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抽取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呼吸机治疗,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是29/20,年龄43-73岁(58.37±7.15)岁;梗死部位,前壁43例,后壁6例。观察组:男/女是27/22,年龄44-73岁(58.65±7.20)岁;梗死部位,前壁41例,后壁8例。两组基本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监测呼吸机通气状态,遵医嘱调节呼吸机参数,向患者介绍呼吸机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优良住院治疗环境。

观察组(CCU护理),第一,维持呼吸道通畅。需将患者床头适当抬高15-30°,预防分泌物在呼吸道中沉积,影响呼吸功能,减少肺炎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每2h需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叩拍患者背部,促进患者准确咳嗽咳痰。若患者咳痰无力,还需考虑是否应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若需要进行吸痰,则需选择型号、直径适宜导管完成吸痰操作,预防导管过细或是吸力过大造成的吸痰不畅现象,保证吸痰操作顺利完成,维持呼吸道通畅状态。第二,气管护理。每日定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导管更换完毕后还需更换胶布与寸带,保证导管不会出现移位与脱落现象,保证导管始终正常工作。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皮下气肿、出血以及气胸等不适症状,在呼吸机报警后,第一时间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处理。第三,皮肤护理。护士需定时应用碘伏对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杀菌,观察皮肤状态,明确皮肤是否有红肿及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做好处理工作。因多数患者需固定体位,所以受压部位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护士帮助患者定时翻身的同时,还需积极按摩受压部位,积极清洁受压部位皮肤,促使皮肤始终处于干燥充盈有血色的状态,预防皮肤破溃及感染的发生。第四,并发症护理。患者病情危重,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反应,若患者存在血管壁受损导致的出血或是皮下血肿症状,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对应处理。护士还需积极和患者交流,明确患者的肢体感受,积极在下肢下方垫放软枕,抬高肢体,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还需指导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多活动下肢,按摩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患者护理后的尿量、心肌酶、血压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护理后的尿量、心肌酶、血压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护理后的尿量、心肌酶、血压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48例护理有效(显效+有效),护理有效率更高(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护理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

49

30

18

1

48(%)

对照组

49

20

20

9

40(%)

X²值

-

-

-

-

5.489

P值

-

-

-

-

0.001

3·讨论

心源性休克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但这一并发症发生后,会进一步减少心脏排血量,可加重心肌收缩功能衰竭现象,会加重患者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积极进行呼吸机治疗,无疑可有效缓解心肌缺氧症状与缺血症状,可逐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CCU护理,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疾病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该护理更重视患者的实际情况,要求护士能够结合患者实际表现,灵活开展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合理护理需求,调节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辅助临床有效治疗患者疾病,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疾病整体治疗效果[5]

由上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联合实施CCU护理,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晓鸿,陈园园,方强.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3):519-521.

[2]王银,杨桦. 护理风险管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73-175.

[3]曹娜娜,苗婧,王爱芳,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贵州医药,2021,45(3):471-472.

[4]王素娟,任越蓉,傅晓惠,等. 基于LACE风险模型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4):487-490.

[5]黄少敏,余飞,胡友亭,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的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2019,18(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