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桥臂-脑桥占位术后床边吞咽的家庭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1例桥臂-脑桥占位术后床边吞咽的家庭指导

刘美凤,乐文静,刘晨,吕惠生,韩慧敏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探讨床边吞咽家庭指导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针对1例桥臂-脑桥占位术后吞咽评估后床边吞咽家庭指导的康复过程。结果经过3次的评估与指导,患者顺利拔除鼻。结论床边吞咽家庭指导对桥臂-脑桥占位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显效。

【关键词】床边吞咽家庭指导;床边吞咽评估;饮食建议;家庭康复训练

桥臂-脑桥占位临床表现为眩晕、耳聋、耳鸣、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瘫、交叉感觉障碍、霍纳征等[1]。桥臂-脑桥影响的功能以吞咽障碍最为明显。

术后患者处于急性期,限制体位下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床边吞咽评估与治疗较局限,这时早期吞咽家庭指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1例桥臂-脑桥占位术后从初中末吞咽评估后针对性给予家庭指导,恢复完全经口饮食。

1.病例资料

患者黄xx,女,8岁1个月,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语速减慢,偶有饮水呛咳,间断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伴肢体抽动,不伴意识丧失。9月24日入住我院,入院MR检查见:1.右侧桥臂-脑桥右侧占位病变,考虑肿瘤性病变,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左侧额叶一静脉发育异常待排;3.脑MRV检查未见异常。10月2日在全麻下行“右侧桥臂-桥脑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昏迷经口留置气管插管,10月4日意识清醒,拔除气管插管。10月5日因术后饮水呛咳留置鼻饲。

2.10月7日初期评估结果与家庭指导

2.1初期评估:患儿意识清醒,近期反复发热,痰液较多,限制卧位,面瘫,流涎,言语气息音,音量小,吞咽启动延迟大于5s,咽部肌群力量差,喉上抬约0.5cm,呼吸协调能力差,未饮水时颈部听诊明显、呼吸振动音,饮水后呼吸振动音加重、出现喘鸣音,并伴有发声改变。改良饮水试验:IV级:5ml水分2次以上吞咽,有呛咳;摄食-吞咽功能等级I级3重度;吞咽困难程度评价2级;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评分(FCM)1级;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1级;GUSS吞咽误吸风险评估7分[2]

2.2初期家庭指导

2.2.1加强排痰,减少肺炎加重。痰液两种排除方法,一种是吐出,还有一种是下咽,目前患者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成,那么我们只能辅助排痰:①每2h翻身扣背;②口腔唾液及时清理;③每天用漱口水或温盐水清洁口腔至少3次以上;④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3]

2.2.2防止胃食管反流引起误吸:①鼻饲饮食;②鼻饲需少量多餐;③进食前、进食后1小时需翻身扣背;④3天未解大便时需通便[3]

2.2.3家庭康复训练:①口颜面被动按摩2分钟/次,3次/天;②呼吸训练,吹纸巾10-20个/组,3组/天;③喉部辅助上抬运动训练,5个/组,10次/天;④舌肌灵活性训练[4],舔嘴唇四周,5个/组,10组/天;⑤砸唇训练,10-20个/组,3组/天;⑥鼓腮训练,3个/组,3组/天;⑦屏气吞咽训练[4],3个/组,10组/天;⑧咳嗽训练[4],张口-伸舌-吸气-咳嗽训练;

⑨洗脸时建议往眼角方向推。

3.10月14日中期评估结果与家庭指导

3.1中期评估结果:患者神志清,留置鼻饲,半卧位,检查能配合,呼吸平稳。下颌关节自主张开幅度微小,持续张口0.2cm;咀嚼肌功能2级;唇闭合功能差,颊肌功能2级,WHO黏膜反应0级,TDS流涎2级;舌体肥大,舌肌功能2级;咽喉肌功能2级,有鼻漏气。咽反射减弱;呕吐反射完整;吞咽反射正常;咳嗽反射减弱,咳嗽反应时间推迟;清嗓动作存在;吞咽启动3s,喉上幅度1.0cm,速度可。改良饮水试验:IV级 5ml温水分2次以上咽下,偶有呛咳。摄食评估:经口进食葡萄,咀嚼缓慢。颈部听诊吞咽挤压呛咳音,呼吸音清。GUSS误吸风险评估得分10分;摄食-吞咽功能等级II级4中度;吞咽困难程度评价3级;FCM2级;FOIS3级[2]

3.2中期家庭指导

3.2.1饮食建议为重点,防止误吸性肺炎:①主要经鼻饲进食,小部分可经口进食糊状食物;②进食体位半卧位;③固定一口量3ml;④进食时间30分钟,进食量约50ml;⑤呛咳时,暂停进食;⑥进食后保持口腔清洁;⑦进食前后需翻身扣背;⑧鼻饲饮水;⑨关注肺炎指征;⑩患者喉咙疼痛,雾化时,建议张口吸入,平时保持盐水漱口; 饮水量需保持在1000-2000毫升;混合进食3天后未出现肺炎指征时,建议完全经口进食,饮食鼻饲;完全经口进食时,可停营养餐,改为营养粥或粥类食物。

3.2.2家庭康复训练:①吞咽低频电刺激3a处方[4],7.5强度,30分钟/次,在进行该治疗时建议患者经口进食糊状食物;②超声门上吞咽训练[4],2毫升为宜,5个/组,3组/天;③腹式呼吸训练,20个/组,3组/天;④门德尔松训练[4],5个/组,5次/天;⑤弹舌训练,15个/组,10组/天;⑥咳嗽训练,10个/组,3组/天;⑦屏气吞咽训练,3个/组,10组/天。

4.10月21日末期评估结果与家庭指导

4.1末期评估结果:基本情况同中期评估相似,改良饮水试验:IV级 10ml温水分2次以上咽下,偶有呛咳。摄食评估:经口进食葡萄,咀嚼缓慢。颈部听诊吞咽挤压呛咳音,呼吸音清。GUSS误吸风险评估得分16分;摄食-吞咽功能等级III 级8轻度;吞咽困难程度评价4级;FCM4级;FOIS5级。

4.2末期家庭指导

4.2.1饮食建议:①完全经口饮食,流质需代偿(使用增稠剂);②进食体位坐位;③固定一口量5ml;④进食时间30分钟,进食量约200ml;⑤呛咳时,暂停进食;⑥进食后保持口腔清洁;⑦睡觉前刷牙;⑧关注饮食量,饮食量不足30%时,建议混合进食;⑨关注肺炎指征,出现肺炎指征时建议混合进食;⑩关注精神状态,精神不好时,建议少量多餐进食;

拔除胃管后的两天建议避免进食的固体食物,防止胃管摩擦后引起咽喉疼痛;饮食过程禁止说话、大笑。

4.2.2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同3.2.2,在吞咽低频电刺激时建议患者经口饮水,结合屏气吞咽。

5.结果

本病例通过14天的初中末三次吞咽评估,并针对性的给予家庭指导,分别从辅助排痰、预防误吸、饮食建议、家庭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使患者成功拔除鼻饲。

6.讨论

吞咽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时间短,未能很好的观察患者,以及监督患者。患者家属是长时间与患者接触的对象,在患者的治疗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患者的情况比较了解。本病例通过初期的排痰引导、家庭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咳嗽功能;中期通过饮食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减少患者误吸风险;末期仍有饮水呛咳通过代偿方法可拔除鼻饲,但需监督患者饮食及关注肺炎指征。患者家属是患者的监督引导者,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加速恢复功能,同时降低了肺炎的发生率。

床边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无论是本病例还是其他相同的病例,都可以针对性的给予家庭指导。

参考文献

[1]曹恒恩,牛平.桥臂病变的临床及病因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3年,1(28)

[2]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年,40(1):1-10.

[3]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专家共识[J].护理学杂志,2021年,36(15):1-4.

[4]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作者简介:刘美凤(出生年 19881---至今),性别女,民族汉,职称初级师,籍贯:广东省x广州市,本科学历,康复治疗学专业.吞咽言语障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