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浅谈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体系

陈彩霞 ,阮班展 ,冯晨韵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海口分所   570311  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570311

摘要:在食品和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受到培养基的质量、保存方式和使用方法的影响,培养基验收时把好质量关,并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培养基使用规范操作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微生物检验从业经验结合文献调研,拟对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基的分类、生产执行标准和使用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控制培养基质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顾名思义是为微生物保存生存活力、繁殖、鉴定提供环境支持的一种物质,有液体、半固体、固体三种形态,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也可人工合成[1]。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会受到培养基质量、保存条件、使用方式的影响。

1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生物科技是目前我国科技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微生物检验工作又切实的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发展进程,因此关注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为了提高科技发展的效率。随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生产食品药品的各个环节都容易受到微生物影响,产生产品质量问题[2],因此,微生物检验对于保障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制备使用培养基更是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检验前的重中之重。

2培养基的分类

在国家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标准中,涉及到的培养基[3],通常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现场配制现场使用的培养基,这种类型的培养基大多可见为VRBA/SC/BS/XLD等,只需要加热溶解后或煮沸后就可使用的;第二类是无需额外添加剂的培养基,这种只需要执行称重、溶解、灭菌三个程序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常见于PCA/LST/NA等等;第三类是需要添加某种添加剂的培养基,这类又分为2种,一种是可以灭菌后直接添加添加剂,属于基础培养基,如血平板;第二种是添加剂也需要灭菌,两者都灭菌后方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培养基,如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等。

3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

我国现行使用的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主要为GB4789.28-2013《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4],另外,也有行业标准 SN/T1538.1-2016《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5]和 SN/T1538.2-2016《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 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6]。国外标准主要为ISO11133-2014《Microbiology of food, animal feed and water-Preparation, production, storage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ulture media》[7]

4培养基的使用过程控制

4.1培养基的采购与验收

培养基采购时一定要注意生产厂家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口碑、品牌、售后保障等细节,选购有质量控制的培养基,且验收时应该严格按照培养基验收标准来验收,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验收标准应该是通过技术性验收来确定的统一标准。理化指标测试需要检测培养基的pH值、颜色、澄清度以及稳定性等,检测结果与厂家提供的质检标准相对比。能指标测试要求工作人员在正式使用该批次的培养基之前要检测培养基的生长率、选择性和特异性。

4.2培养基的称重、溶解与分装

培养基溶解前需要混合定量的水,再对混合液加热溶解,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停搅拌,以便培养基的分散溶解,以防培养基黏在容器底部。

称量培养基时除了要使用专用容器和量勺,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交叉感染,还要在干燥场所进行,避免培养基受潮,包括容器与量勺也要保持洁净干燥。

分装培养基时最好选择玻璃材质,避免金属容器释放金属离子对微生物产生影响,容器的容量要选择其自身体积5倍的容器盛装[8]

4.3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灭菌是质控工作的核心,通常采用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方式。干热灭菌是将培养基仔细包装后放入电烘箱,设置温度为160-170摄氏度,灭菌时长为1-2小时,该灭菌原理是通过干燥高温空气对微生物细菌进行彻底灭杀。湿热灭菌法是使用沸水煮灭菌,或者水蒸汽进行灭菌,通常是把培养基置于高温高压的水蒸气之中进行活菌灭杀。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湿热灭菌法的穿透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此更多的是采用湿热灭菌法来对培养基灭菌,那么在完成灭菌环节后,还需要使用灭菌指示卡来检测灭菌效果[9]

4.4培养基PH监测

微生物生长繁殖都需要适宜的pH值,因此在灭菌环节之后还要对培养基内的pH值进行检测,调整合适的pH值环境,方法是在灭菌后采用水浴锅保温,水位高于培养基液面,要使培养基迅速冷却到适宜温度,防止培养基营养成分流失,然后取出培养基自然降温到40摄氏度左右。然后在培养基冷却到47摄氏度左右时加入补充物质,这时的补充物质可能是有毒物质,应当提前预配置溶液。

结语

培养基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微生物鉴定结果、培养繁殖和菌种分离等,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质量控制体系标准尤为重要。除了生产环节,合适的制备方法、储存方式也是保障这一标准的前提条件。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只有在日常采购验收和制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培养基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日常使用过程,才能持续提升培养基的质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GB4789.28-2013 食药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S].GB4789.28-2013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Quality requirements of medium and reagent [S].

[2]吴鑫.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及污染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3] SN/T1538.1-2016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S].

[4] 张新秀.浅谈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864-865.

[5]SN/T1538.1-2016 Guidelines on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on quality assur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a in the laboratory [S].

[6] SN/T1538.2-2016 食药品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 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S].

[7]SN/T 1538.2-2016 Guidelines on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Part 2: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ulture media [S].

[8]杨云斌,杜斐颖,牛涛.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的使用及质量控制探讨[J].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5):1055-1058.

[9]唐丽丹.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