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施膳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中医辩证施膳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比较

张媛媛

江苏融昱药业有限公司 223001

摘要:目的:比较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施膳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药膳治疗,后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施膳治疗方案能够获得确切的疗效,具有较低的复发率。

关键词:中医辩证施膳;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

在临床儿科小儿厌食症患儿较为常见,该病属于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我国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厌食症患儿倘若单一的采用西药治疗,整体疗效欠佳,而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有关文献中提到,中医辨证施膳疗法对于脾胃气息型厌食症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1]。现对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1一般资料

患儿一般资料(表1)。

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病程(年)

观察组

50

27/23

6.90±1.26

1.20±0.34

对照组

50

25/25

6.57±1.71

1.23±0.54

X2/t

-

0.339

0.405

4.994

P

-

4.032

3.099

0.204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疗法:健胃消食片,1-3岁患儿每次服用1片,4-7岁患儿每次服用2片,超过7岁患儿每次服用3片,3次/天;葡萄糖酸锌颗粒,1-6岁患儿每次服用半包,7-9岁患儿每次服用1包,10-12岁患儿每次服用1.5包,2次/天。

观察组:常规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应用益气健脾粥,其中包括20g白糖参、15g莲子、10g炒白扁豆、6g陈皮、10g焦山楂、10g炒麦芽、50g瘦肉、50g大米,针对存在明显大便便溏、完谷不化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入15g土炒山药;针对存在明显嗳气和打嗝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入10g的莱菔子;针对存在明显食量减少和食欲不振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入6g炒鸡内金;针对存在明显腹胀的患儿,在其基础上加入10g枳实。将上述药材煲成粥,对于1-3岁患儿,每天食用两次,每次1/6;针对4-6岁患儿,每天食用两次,每次1/4;针对年龄超过7岁的患儿,每天食用两次,每次1/2。连续食用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性比较

2治疗有效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10(20.00)

14(28.00)

15(30.00)

11(22.00)

39(78.00)

对照组

50

5(10.00)

13(26.00)

12(24.00)

20(40.00)

30(60.00)

X2

-

3.921

0.101

0.913

7.573

7.573

P

-

0.048

0.750

0.339

0.006

0.006

2.2中医和主要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3中医和主要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主要症候积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总症候积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13.19±3.04

2.14±1.24

17.90±4.05

4.76±1.71

对照组

50

12.35±2.56

5.08±2.14

17.82±3.53

8.31±2.91

X2

-

0.747

4.145

0.669

6.678

P

-

0.345

0.000

0.365

0.000

2.3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4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ng/L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NYP

治疗前

67.60±16.24

68.32±15.70

3.021

4.556

治疗后

105.55±16.32

90.32±14.52

2.660

0.012

Ghrelin

治疗前

32.70±8.08

33.24±8.70

4.524

3.669

治疗后

48.15±10.20

41.32±9.24

2.401

0.045

Leptin

治疗前

3.90±1.20

3.85±1.15

5.660

2.004

治疗后

1.55±1.15

2.64±1.00

2.511

0.030

3讨论

厌食症指的是长时间食欲消失或者减退,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食量减少,甚至拒食,该病属于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症。长时间的厌食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会降低身体素质,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尤其是对小儿,会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以及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倘若厌食症患儿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就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也会增加家庭负担[2]

目前,西医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广泛认为该病的发生以肠胃黏膜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缺少微量元素等因素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西医在治疗该病时主要遵循调节肠道菌群、给予促胃动力药物以及补充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等方案,然而整体疗效不理想,具有较多的副作用[3]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该病属于不食和伤食的范围,发病原因主要是喂养不恰当,饮食不节制等。中医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常采用口服中药这一手段,然而中药味苦且存在异味,患儿的接受度较低且具有较低的用药依从性,进而对整体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4]。为此,中医在治疗厌食症患儿时采用药膳疗法,不但能够充分发挥药效和营养价值的双重治疗作用,同时还能够使患儿口感的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患儿的接受度较高,为促进其用药依从性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5]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药膳疗法能够对厌食症患儿产生积极影响。

4结论

总而言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采用中医辨证施膳疗法能够促进患儿食欲的增强,使其厌食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具有较低的复发率。由于喂养不良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厌食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应对患儿的喂养和饮食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避免厌食症的再次复发。

参考文献

[1]龚芸辉.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中医药,2022,1(05):37-50.

[2]高志强,卜湘君.儿童厌食症应用锌硒宝联合中医推拿、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9):112-114.

[3]郑琼洁,何晶晶,沈约拿.中医保健疗法治疗厌食症患儿对D-木糖的吸收率和血清中相关元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02):262-265.

[4]袁清.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偏方[J].农村百事通,2020(20):57.

[5]郑建华,陈文滨,王绮云,陈国华.中医辩证施膳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医院,2020,20(06):929-932.(正付)张浩,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永红路工行家属楼 150283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