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护理论在老年肺癌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Orem自护理论在老年肺癌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陈宇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呼吸肿瘤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肺癌患者应用Orem自护理论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截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7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3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1例患者接受Orem自护理论)。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3.23%、护理满意度为93.55%,参照组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9.35%、护理满意度为74.19%,组间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肺癌患者接受Orem自护理论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次数,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老年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Orem自护理论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经常出现在肺癌患者身上的一种并发症,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在40%-100%,主要由DVT(深静脉血栓形成)、PTE(肺栓塞)等组成。在不进行预防患者之中,大概会有30%左右的癌症患者会在术后出现DVT,进而引发PTE,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在临床治疗中,发现PTE拥有隐匿性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甚至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在毫无症状的情况出现该疾病,而且该疾病的误诊、漏诊的概率也较高[1]。因此,在临床中,为了减少该疾病的影响,就要重视预防工作的开展。但是常规的护理措施,并不能提升患者的预防意识,达到减少VTE出现的目标。因此,就要重视Orem自护理论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升患者认知程度,积极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起到控制VTE出现的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实验将对Orem自护理论在老年肺癌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截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7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患者。研究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61~83岁,平均(72.38±2.62)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62~84岁,平均(73.02±2.79)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为患者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具体为患者提供抗血栓压力带,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和双下肢间歇气压治疗等方式。研究组患者使用Orem自护理论的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行Orem自护理论。具体操作如下:把Orem自护理论融入护理工作之中,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Orem自护理论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术后患者和护理人员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方式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且灵活地调整护理的内容[3]。同时结合护士人员的临床观察、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交谈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借助Barthel 指数量表进行患者围术期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合理评估,以评估的结果为患者制定符合不同阶段的运动能力方案,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保证护理方案制定的动态性和科学性,为患者分别应用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支持系统、支持-教育系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维护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在患者手术完成之后到出院之前,护士要对患者下肢大小腿围和颜色以及温度等进行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DVT+PTE)/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和对比,总分为100分,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标准进行对比。其中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之间;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参照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相比较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DVT

PTE

发生率

研究组

31

1

0

3.23

参照组

31

2

4

19.35

x2

-

-

-

4.526

P

-

-

-

0.031

2.2 护理满意度

经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1

20

9

2

93.55

参照组

31

16

7

8

74.19

x2

-

-

-

-

5.292

P

-

-

-

-

0.018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静脉之中存在血凝块而导致的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当血液在静脉内出现不正常的凝结,会阻塞管腔,致使静脉回流障碍出现,因而被称为深静脉血栓。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经脉之中血凝块脱落,顺着血液移动到肺部,造成肺栓塞的出现,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4]。因此,就要重视护理和预防工作的开展。但是常规护理的方式难以达到上述的目标,所以,要为患者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理论,把其与护理工作进行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还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5]

综上,当为老年肺癌患者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维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罗英琳,吴胜斌,等.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2019,14(10):1484-1487. 

[2]柳丽茗,胡德英.Orem自护理论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6):4.
[3]廖光晶,罗艳,陈勇莲,等.Orem自护理论在肺癌病人放射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8):2.

[4]柳春红.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4):21-24.

[5]于玲,姜桂春.Orem自护理论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