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护理模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护理模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陈月

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指导,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护理模式对结果进行调研。方法:针对600例神经科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下的护理指导,对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上,也以观察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上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问题,阻滞血液的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护理模式;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属于见的神经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多由于血栓脱落进入到不同分支系统后,影响呼吸循环、肺循环,并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目标。在临床上已经加紧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同时可以结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率先稳定患者病情,防止出现不良事件[1]。鉴于此,针对600例神经科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患者,对风险模型的应用情况做以重点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600例神经科患者为对象,科室病人多为脑卒中患者,为高凝状态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观察组女性135例,男性165例,年纪在31-78岁之间,平均为(51.69±3.947)岁;对照组女性140例,男性160例,年纪在31-77岁之间,平均为(51.59±3.99)岁。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患者家属对本次调研知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对应工作。经过本院报备医务科,并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预防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巡视,给予用药指导,饮食建议,了解患者的治疗后感受,管理术后疼痛、并发症等。

观察组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下的护理指导。在早期筛查中,应当了解患者的家族遗传、病史、过敏史等。其次,评估机制而定确认,即需要确认危险项目,如手术等级、体重、卧床时间等,可分为54级评估,划分高中低极高危风险,除了入院评估外,对于35分以上高危极高危患者每进行评估一次,对于42-4以上患者,每3天评估低危患者每周评估一次患者手术或是出现新的病情变化时,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及时复评变更患者评估等级。随后,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包括护士长、护师、责任护士。在护理期间也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如针对低风险患者做好预防,清患者的四肢活动情况,减少持续性压迫。针对中风险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充气加压装置,按照根据患者的承受力进行调节,加强预警尤其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体位更换指导,加强促进其血液循环。对于针对高危以上患者,则重视双下肢疼痛、肿胀度的记录,可在医嘱下采用抗凝药物要避免肢体活动造成的损伤,降低翻身次数禁止按摩,防止血栓脱落等。

1.3 评价标准

本次调研将对比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血液已呈现出高凝状态的发生率。此外,对比患者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主要有康复锻炼、复查维度、遵从医嘱建议等。

1.4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x±s)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即为0.03%(1/300)和3.33%(10/300),同时在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上,也以观察组较低,即为0.06%(2/300)和4.67%(14/3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上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比(x±s)

组别

康复锻炼

坚持复查

遵从医嘱建议

对照组(n=300)

78.56±4.52

80.99±3.45

84.51±2.02

观察组(n=300)

85.63±4.02

85.66±1.98

90.47±2.17

t

9.568

4.997

6.587

p

<0.05

<0.05

<0.05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患者发生高凝状态、伴有血管壁损伤,血液循环速度减缓等,特别是对于神经科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在长期卧床休息中,如果栓子脱落,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专家指出,肿瘤相关性高凝状态是一个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2]

在本次调研中分析了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方式,加强了对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指导,也得到了理想的效果。对于手术患者,多为高应激状态,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大量的血小板活化物质,同时,患者长期卧床,肌肉、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减弱,容易引起血栓。在充分认识到高危因素后,对患者加强护理指导,采取间歇式充气加压、按摩干预等,有助于血液流动,防止血液凝滞

[3]。从结果中可见,观察组的并发症预防效果好,且患者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这也为取得良好结局做出了保障。

综上所述,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问题,阻滞血液的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邸佳,张大维,薛欣欣.康复护理联合血液循环驱动泵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22,36(08):1496-1498.

[2]牛芯蕊,金昱彤,郑倩倩,陈璐瑶,王晓玲,汪涛,李永杰.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2):4041-4046.

[3]施煜,刘华华,蒋红,时玉婷,黄胜燕,朱秉,Lucylym Lizarondo.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0):73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