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建设研究

李萍萍,张慧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大数据管理已然成为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财务表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企业集中管控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财务共享应运而生。财务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它是企业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风向标,也由此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大量国内企业开始尝试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但国内共享建设理论发展较晚,对财务共享模式很多方面仍不完全理解。本文对企业财务共享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财务管理 共享建设 大数据

一、引言

“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使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加速,而大数据的出现,使企业的管理方式从传统的“传统财务”走向“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是指将企业的日常、共有、分散、大量重复的业务过程,由财务共享中心的云 AIS进行整合。它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以功能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其将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云计算中心,各成员单位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需要进行相应的决策,以增强其动态、敏感性和可靠性。

二、财务共享建设背景

(一)国内政策指导

财政部、国资委均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财务服务集中化,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财政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 号)中要求,分公司、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99号)中要求,对于财务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持续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功能,推进全球业务信息化、财务服务集中化;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2〕1号)要求各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提出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1]

(二)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是财务管理升级的基础载体,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迫切需求,是规范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打造项管平台的有效手段。如今企业业务数量多、分布广,管理难度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使得财务管控较为分散、信息传递滞后、内控执行力不够,导致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作用不足。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迫切需要一套能够增强管控能力、降低日益增大的财务内控风险的,更加高效的现代管理体系。而财务共享的本质是将分散于各业务单元重复性高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标准化和服务化,统一进行预算控制、财务核算、资金管理、信息归档和决策分析等,打造成共享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迫切需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三、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整合与统一管理及高效利用,烦琐的流程得以精简,减少操作失误的影响,工作效率得以稳步提升。同时,能够实现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无意义项目上的资源浪费,从而节约成本。财务共享属于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带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尽可能地规避财务问题出现。在信息管理的环节,能够实现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共享,挖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等情况[2]

(二)规避财务操作风险

财务操作风险贯穿企业生存发展的全程,因工作疏忽引起的财务问题,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企业需加强内部建设,有效规避财务问题,稳定企业的发展状态,确保企业效益不断提升[3]。根据财务信息的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直观和全面地了解企业运营状态。共享各种信息,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透明化,规避人为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问题。

四、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建设存在一定的风险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已经逐渐意识到财务共享建设的重要性和其所具有的价值,也在这项工作的策划和落实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在逐渐开始实施财务共享建设工作,但是从实际的财务共享建设情况来看,财务共享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对财务共享建设发挥作用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会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损失。

(二)财务共享服务定位不清晰

从当前来看,企业在财务工作岗位设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于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财务——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没有深入地了解,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认识比较片面,缺少全面性。在传统财务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财务管理是否可以实现集中化管理,是否包含财务收支核算、税务管理等内容。即便一些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但是只是将其应用在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等方面。由于财务共享服务定位不清晰,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价值,更没有做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充分连接,不利于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工作的转型发展。

五、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的建设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共享建设风险评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风险一直是存在的,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而且越来越复杂,给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正所谓能面对多大的挑战就能迎来多大的发展,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时代优势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在进行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 精准定位财务共享服务战略

为了转变传统思想理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结合时代发展,把全新的财务管理思想与理念引入其中,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可以及时找到财务管理中各项问题,对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处理,为企业后续财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共享服务不只是对财务集中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包含了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以及业务财务等内容。只有把现代化财务共享模式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精准定位,确定财务共享目标,加快业财融合,实现企业财务转型升级,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引导企业财务工作有序进行。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开始被新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所取代,快速朝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智能财务共享服务方向改变。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朝着财务共享时代方向迈进,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财务共享服务的普及和推广,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财务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时刻关注时代发展变化,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科学建立信息化平台,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实现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春林.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共享建设探索[J].中国总会师,2022(06):36-40.

[2陈春粉.论大数据下的财务共享建设[J].财会学习,2022(19):14-16.

[3]王素华.论大数据下的财务共享建设[J].财会学习,2022(23):8-10.

作者介绍:李萍萍,1995-3,女,河南周口人,汉族,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助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