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PC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关于EPC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吴洋,杨永松,李立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承包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其中EPC工程总承包方式得到广泛的运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考虑建筑物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建设工程的经济性,而如何为企业发展和运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安全工作又至关重要、不容忽视。所以在建设期间EPC工程总承包规范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对EPC工程总承包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实现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也成为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对EPC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项目;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EPC工程总承包是指某单位,根据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对项目设计、原材料采购、实际施工、项目竣工和试运行等过程进行整体和分段承包的模式。一般来说,实施该模式的公司在总价合同约束下,对该项目的建设质量、费用、安全水平、工期等进行负责。因为该项目实施模式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安全管理,覆盖承包-设计-采购-施工-竣工全阶段,其中的要点,一是合同签约管理,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来说,合同的签订至关重要,因为该模式下的整个建筑过程,都需要遵循合同的要求进行。二是招标全管理,招标阶段也是重点,关系到项目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三是具体环节管理,包括安全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安全管理。

2EPC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薄弱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或者说宣传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法律意识。不能及时根据修订后的法律法规对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更改,甚至有的流程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进行,存在一定的违法行为。没有建设专门的管理责任机构以及配备专业人员,由其他人员兼职进行;在日常管理中不重视安全管理的开展;部分安管人员素质不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落实各项制度;存在不专业、不敢管、管不动的现象。

2.2现场管理不规范

现场管理比较混乱,材料、设备、人员的安排没有秩序,乱摆乱放,没有形成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对于隐患的排查不到位,不够深入,而且形式化严重,或者发现隐患也没有进行整改。使用落后的工艺或已被淘汰的设备,安全水平较低。没有建设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实行有效的生产运营全过程监管,这导致项目安全监管水平较低,无法保证安全管理水平。

3EPC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3.1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机制

项目承包企业应结合项目特点建立了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考虑到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期,制定出进度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体系,在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的前提下签订了协议,并且作出公示。同时,项目承包企业要对安全监管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在施工现场对机械和起重设备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脚手架作业、高空作业等加强了培训与安全教育。此外,对监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高度重视,有效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在各项安全措施的支持下实现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安全管理上还有效利用了监管机制,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价,监理人员将要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跟踪,对相关的文件签字要十分谨慎。当然,监理人员也需要接受资质检查与考核,避免存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出现,对违法乱纪的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

3.2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工作

项目部在开展安全检查的过程中保持了常态化、高频度,紧密结合施工计划编制了检查方案,实现了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的配合进行,具体说来:项目部每周进行了专项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问题重点排查,在日常的检查中,主要是对脚手架作业、高空作业、用电安全、机械设备和起重设备操作进行检查,并且做好记录,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常态化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价,形成系统的反馈机制,比如在每次定期安全检查之后进行会议总结,对安全管理措施的成效分析,总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提升施工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实效性,进而让用EPC承包安全管理模式发挥出作用。

3.3开展安全级别化管理

EPC承包商要充分考虑项目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危险源辨识等要素,根据施工作业的危险级别,实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合理的划分施工现场施工区域,例如:钢筋加工区域、钢管堆放区、钢结构材料堆放区等等,使用工具化围栏划分并标识危险等级等措施,同时标注区域内作业注意事项、应急救援措施等相关内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不定时开展安全检查,评估安全隐患的危险等级,制定科学的方案来指导实施,按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处理。

3.4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EPC承包商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及时对新进场人员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建立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除了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项目还积极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向工人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等活动。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水平;另外,项目还经常组织对其他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

3.5应用物联网监控技术

(1)摄像头和无人机巡航常态化安全监控。在危险源事故频发部位和人员流动性的大区域覆盖智能监控系统,比如工地大门、材料堆场、工人生活区、管理人员生活区、高空作业等位置的前端监控点,一线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现场状况,实现可视化施工管理。另增加无人机巡航消除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盲点。(2)塔吊、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监控与预警。通过无限远程传输的方式对塔吊或施工升降机设备的运转参数数据进行记录、显示、声光报警、输出、控制,实现塔吊运行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控、全过程监控。譬如,当塔吊运行有违章行为时,系统可自动判别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停止违章行为。实现了数据同步上传到服务器中,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可取得相应统计报表,可在大屏上看到违章塔吊的位置,实现信息化监管。(3)人员流动和定位管理。现场人员佩戴带有与人员姓名匹配的GPS定位功能的安全帽,通过移动基站将人员数据传输到智慧大屏上,可实时了解人员分布及历史运动轨迹。此项措施可规范现场的劳务纪律,促进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养成和提高。(4)可视化视界防范监控。为防止人员穿越无安全防护地带、围栏或围墙,在其周边设置监控警戒面,当人员出越过界时,电脑NVR可对报警图片进行二次识别,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可实时对违规人员的位置、时间段进行查看,实现了动态化安全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利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显著的提升管理质量,对各方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问题,并且可以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要做好总体规划,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机制,开展安全级别化管理和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工作。此外,要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这样才能让总承包方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得到保障,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亚洲,张凯,姚勇.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

[2]惠振尹,泉滕龙,杨冬冬.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8(4):76.

[3]贾群.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的侧重与实施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8(00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