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DSA与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对比分析

朱晗薇  ,刘彩霞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DS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总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MRA检查,能对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综合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MRADSA脑血管狭窄疾病血管造影

一、引言

脑血管狭窄是由于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这些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中又以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可引起远端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病变,甚至发生脑梗塞。在脑血管狭窄发生之前,如果能较早的发现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危险。因此,当出现脑血管狭窄时,要及时到医院做超声、 CT血管造影(CTA)、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血管造影(DSA) 等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MRA是一种绿色、无辐射、无创、快速的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快速地分析和诊断血管的血管狭窄;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金标准",由于无法准确地反映出血管的形态和邻近情况,而且手术技术复杂,属于有创检查,不能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当超声、 CTA、 MRA等影像学证实有血管狭窄(尤其是颅内血管狭窄)时,需要做导管造影。该检测能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血流、变异、侧支代偿及 Willis环的完整性[1]

目前,脑血管狭窄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而 CT和 MRA技术虽然可以对脑血管狭窄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图像不清晰,很容易漏诊。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其在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3.0T MRI的广泛使用, MRA图像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取代 DSA?这些都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

二、脑血管狭窄的MRA影像学表现

MRA是指由于其快速的血液流动而引起的流空效应,通常表现为无信号区,而血液流动缓慢,信号较高。MRA能直观地反映血管的位置、分布和形态。本研究中,90例患者经过MRA检查,结果显示,脑血管部位的检出率为52.68%,脑血管的检测准确率为53.70%。

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影像表现为,T1加权,或T2加权平扫未见异常,只在弥漫加权影像中显示高信号,其对应 ADC图呈现低信号;在严重的脑血管狭窄期,T1、T2均有正常的T1和T2加权,而在超急性期,其弥散及ADC曲线与超急性期相同[2];在中度脑缺血期,ADC图逐渐从低信号向等信号转变;轻度脑血管狭窄时期,那么就是说ADC图慢性期,弥散呈低信号,ADC图逐渐成为高信号,然后T1加权和T2加权均呈长T1、长T2囊变的这种改变。

三、 脑血管狭窄的DSA影像学表现

通过人体的信息 X光,经过成像增强和摄影机扫描,所得的图像通过A/D变换存储于数码存贮器中,在注射对比剂之前,Mask与注射对比剂后的血管充盈像进行减影,然后通过 D/A变换为仅保留含有对比剂的血管像。DSA是一种利用电脑来使血管凸出的技术,它是用电脑来减少造影后的影像(除去骨头和软组织的影响)。DSA是一种去除血管外的组织,使受造影器官的血管成像的一种新技术。

本研究中,90例患者经过DSA检查,结果显示,脑血管部位的检出率为73.21%,脑血管的检测准确率为83.33%。DSA的轻度狭窄影像表现为,外形呈不规则状态,病灶中央坏死区域明显呈高信号;中度狭窄的影像学表现为病灶明显呈强化状态,中央坏死区则伴有低信号改变;重度狭窄的影像学表现为可见病灶内部坏死液化[3]。

四、MRA与DSA的优缺点对比

MRA与DSA在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适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MRA价格相对较低且无创和无适应症,可以作为诊断脑血管狭窄首先使用的检查手段,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免去注射造影剂对身体产生的影响[5]。患者在MRA扫描后,若是出现与临床结果不同的情况,则这时可选择再用DSA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最大程度上使患者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得到确保。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手段检查相比,根据其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可以在临床中将MRA与DSA检查相结合,各取所长,因此,正确诊断脑血管狭窄,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误诊率,是非常必要的。

五、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出结论,DSA对脑血管的检出率为73.21%,而MRA的则为52.68%,DS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率为83.33%,而MRA的则为53.70%,由此可得出DSA对脑血管狭窄严重程度检测以及检测脑血管狭窄的发生位置的检出率和准确率都要略高于MRA,因而,DSA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脑血管疾病,更精确地判断出脑血管狭窄的部位和严重性,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与诊治,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六、参考文献

[1]包金云.彩超测定IMT,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8):1262-1263.

[2]陈启念.DSA用于诊断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分析[J].人人健康,2022(08):87-89.

[3]段青顺.CTA、MRA与DSA诊断在脑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9,43(03):249-250.

[4]蒋莉莉.研究分析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旋转DSA技术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 (12):90-91.

[5]李少腾. 脑血管病患者 MRA与DSA影像差异的原因探讨以及策略研究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9):127-127.

作者简介:

1.朱晗薇,女,汉族,安徽省安庆市,2000.0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

   2.刘彩霞,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1987.01,本科,助教。

论文来源:2022届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