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公共教育发展均等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伊宁市公共教育发展均等化研究

贾晋媛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公共教育设施的均等分布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公共教育资源在城市扩张和更新中的合理配置,开展其分布均等化研究将有助于保障和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本文重点研究了伊宁市公共教育设施分布的均等化,从公共教育设施的现状规模评估入手,分析了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探索了公共教育设施发展与城市扩张间的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未来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

关键词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空间分布

引言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对于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发展提出总体要求: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伊宁市为自治区规划的三个副中心城市之一和伊犁河谷中心城市(图1),其区域中心地位日益提升,对其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教育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全疆前列。

F:\#项目+\2020-X-05伊宁空间规划\@公服 专题 专项\图纸\街道社区分布\图片1.png

图1 伊宁市现状行政区划

  1. 伊宁市公共教育设施现状与规模
    1. 总体规模

为了实现西部地区公共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各级财政的有力支持下,伊宁市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截至2019年,伊宁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小学有91所,其中小学60所、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8所、高中5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完全中学1所。相比于2014年,伊宁市中小学学校数量稳定增长,5年间共增加7所独立小学,其中新增10所,取消2所,改九年一贯制1所。

1.2.班均人数

虽然公共教育设施数量在这5年间有所增加,但是班均人数也有所增加 (图2)。在2019年,伊宁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班均学生数分别达42、46和54人。其中,高中班均学生数超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中规定的50人班额要求。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和人口的流入,虽然公共教育设施得到了大力投入,但是仍然存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和就学需求间的不平衡。

图2 2014-2019年伊宁市中小学班均人数变化

1.3.生均用地

在生均用地面积方面,从2014-2019年间,伊宁市中小学生均用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图3)。 相比入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初高中生均占地面积下降明显。五年内,小学生均用地面积由 18.65 平方米减少至17.43 平方米;初中生均用地面积由 36.33平方米减少32.67平方米;高中生均用地面积由44.05平方米减少至36.55平方米。从发展趋势看,近年来小学适龄人口与小学占地面积均有增长但增量增速不匹配,生均用地面积略有下降;而中学适龄人口连年增长,占地面积指标近几年基本保持平稳,造成生均用地面积的持续下降。此外,公共教育资源投入的侧重不平衡,也导致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下降较小。为了保证各类型学校教学资源的充足和均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未来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发展[[1]]

图3 2014-2019年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1. 伊宁市公共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与城市扩张
    1. 空间分布与设施覆盖情况

除了公共教育资源的总体供给,各类公共教育设施分布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其服务的均等化[[2]]。 总体上,中小学教育设施集中分布在伊宁市中心城区。在本研究中,缓冲区分析被用于揭示教育设施的覆盖情况和服务范围 (图4)。 其中,小学的服务半径确定为500米,中学为1000米。在市域范围内,伊宁市小学的居住用地覆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占总居住用地面积的40%;中学的居住用地覆盖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占总居住用地面积的46%。而在中心城区内,小学的居住用地覆盖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总居住用地的41%;中学的居住用地覆盖面积约33平方公里,占总居住用地面积的54%。现状中小学设施覆盖仍存在较大服务盲区。相比于中学的空间分布,伊宁市小学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均衡。为了推动城市空间的均衡发展,未来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的空间布局和发展。

图4伊宁市中小学空间分布与设施覆盖情况

2.2.公共教育设施发展与城市扩张

城市公共教育设施发展和城市扩张会相互影响和促进。城市扩张要求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配套发展。同时,布局合理的公共教育设施有助于集聚城市人口,推动新增城市土地的发展和繁荣。为了分析公共教育设施发展与城市新增居住用地间的匹配关系,对比了2014-2019年新增中小学覆盖范围与居住用地供地间的空间关系。如图5所示,新增居住用地与中小学建设的同步性不高,特别是伊犁河沿岸新建住区周边配套小学的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新增居住用地人口集聚程度较低,这类地区对公共教育资源需求不高。

图5伊宁市新增中小学空间分布与城市扩张

  1. 总结

本文从现状规模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入手,研究了伊宁市公共教育设施分布的均等化。在现状规模方面,伊宁市现状中小学校总量不能完全满足适龄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存在同时会出现教育资源紧张、服务质量下降、学位竞争激烈的等问题。特别是伊宁市高中规模普遍较大,班级数超标情况较为严重,亟需进一步增设教育设施,缓解教学压力。在空间分布方面,伊宁市各类学校分布仍然存在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伊犁河以南区域和西环路以西区域教育设施明显不足。在未来公共教育设施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重视城市扩张方向和教育设施布局间的关系,着重优化各类型教育设施的规模和布局,促进城市公共教育设施发展的均等化,进而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贾晋媛,硕士,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城乡规划师。


[[1]] 成云,杨年芳.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0):18-19.

[[2]] 张京祥,葛志兵,罗震东,孙姗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0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