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EG废水COD检测及化学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3

PTMEG废水COD检测及化学处理

王韬 ,南文文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 

陕西 延安   717114

摘要:PTMEG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化学耗氧量高等特点。是一类难处理的特殊废水,如果直接排入环境,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建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本文通过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得废水COD为320000mg/L,首先选择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对PTMEG废水进行初级絮凝处理。絮凝后选择Fenton法对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氧化后的废水COD降解率为94.49%;其COD值为152mg/L达到国家2级排放标准(250mg/L)。

关键词:PTMEG废水,COD,絮凝,Fenton氧化

1 PTMEG废水的特点

1) 日排放量较小。且由于行业特征,排放的时间随意性较大。

2) 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PTMEG废水包括了THF合成工艺、PTMEA聚合工艺、PTMEG醇解工艺、PEMEG解聚工艺产生的废水。废水中包括了THF、甲醇、醋酐、醋酸甲酯、PTMEG、PTMEA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并显示出腐蚀性。

3) 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 化学耗氧量大。

4) 废水呈强碱性,色度较高,有一定粘性[2]

2 COD检测

COD(化学需氧量)是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之一,是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定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 的值,以O2 (mg/L)表示。本次试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的COD,采用回流法对水样进行COD 的测定。

2.1 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定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2 仪器

1)5 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2.3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

2)试亚铁灵指示液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使用前标定)

4)硫酸硫酸银溶液

2.4 测定步骤

硫酸亚铁铵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1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2.5测定

取20mL水样,加入10mL的重铬酸钾,插上回流装置,再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加热回流 2h。冷却后,用90.0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实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2.6 计算

V1-滴定水样时消耗(NH4)2Fe(S04)2·6H20标准溶液的量(mL);

V0-空白试验消耗(NH4)2Fe(S04)2·6H20标准溶液的量(mL);

C-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8-氧的摩尔质量(1/2O,g/mol);

V-水样的体积(mL)。

实验采用对同一PTMEG废水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来进行基本的水中COD的分析。如表2-1所示:

表 2-1为水样分析结果

水样编号

原水COD/mg·L-1

pH值

外观

1

328000

12.35

暗灰色

2

318240

12.38

暗灰色

3

326400

12.33

暗灰色

由表2-1结果可以看出,这些PTMEG废液的COD均在320000 mg·L-1左右,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pH在12以上,显强碱性。这种高浓度PTMEG废液成份复杂、种类繁多、COD高。外观有暗灰状,粘稠,气味恶臭刺鼻,属于高浓度难处理的PTMEG废水。这类PTMEG废水中含有稳定剂,使得其中的油、乳化剂及其他有机物形成了稳定、分散均匀的乳化体系。

3 PTMEG废水的絮凝处理

絮凝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絮凝剂的性能,絮凝剂性能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絮凝过程的成败。除此之外絮凝剂的用量、絮凝时间、pH值,温度等都会影响絮凝效果。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1)水溶液的温度是影响絮凝反应、絮体成长、沉降分离等的重要因素,故确定PTMEG废水量25mL,絮凝剂投加量1.00mL、pH为12超声10min、反应时间30min,将上清液在1500r/min离心下20min、过滤去滤液测试改变温度进行一组实验,考查20℃、30℃、40℃、50℃、60℃和70℃等不同条件下聚丙烯酰胺对PTMEG废水的絮凝效果。由图3-1可知,60℃时絮凝效果达到57%。

   (2)在不同絮凝时间下絮凝处理后测其COD,考察絮凝时间对该絮凝效果的影响。由图3-2可知,絮凝时间对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影响不大,在30min-90min之间,COD去除率基本都在58%左右。

   (3)在不同pH下絮凝处理后测其COD,考察pH对该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图3-3可以看出,在不同pH下絮凝剂对COD去除率变化率较小,均在56%-59%之间,说明该絮凝剂的pH效应不明显,具有较宽的pH适应范围,摆脱了传统絮凝剂受pH的影响、对处理设备腐蚀小、节约处理费用的优点。

  (4)考察了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对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的影响。有图3-4可知,随着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基本没有变化,用量从经济的角度考虑,PTMEG废水量25mL下絮凝剂适宜用量为1mL,此时絮凝剂对COD的去除率可达57%。继续添加絮凝剂量,对絮凝效果影响不大。

4 絮凝后的氧化处理

为了全面考察各因素对Fenton试剂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中均选取絮凝后的PTMEG废水,COD为1643mg/L,为处理对象。平行取样10mL置于烧杯中,用稀硫酸溶液调节废水样的初始pH值,投加一定量的20g·L-1FeSO4和30%H202溶液搅拌,反应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滤纸过滤,测定出水COD。实验步骤见图4-1所示。

FeSO4·7H2O    H2O2

图4-1 实验步骤

             图4-2                            图4-3

         图 4-4

1 由图4-2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H值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比较不明显,pH=1-2时,COD去除效果较好,pH值为1时去除率不如pH值为2时的高。根据Fenton氧化作用机理,pH值较低即H+浓度较高时,反应Fe3++H202→Fe2++H02·+H+将受到抑制,致使Fe3+不能被顺利地还原为Fe2+,从而抑制了H202的产生,即pH的变化直接影响了Fe3+与Fe2+之间形成的络合平衡体系,由此Fenton试剂的氧化能力得到影响。相反,当pH值高时,不仅使·OH自由基的产生受到抑制,而且会使Fe3+与 Fe2+生成氢氧化物,以沉淀形式而减少,从而减少催化作用。另外,过高的pH值还会令H202产生无效分解,降低了主应效率。在该实验中,有实验结果得知COD在pH=2时Fenton氧化性能最佳,COD去除率最好。

2 由图4-3结果可知,随着H202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先增加,最后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H202也可以同·OH自由基结合,故H202投加量过高反而不利于·OH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导致COD去除率下降,主要发生的副反应有:

·OH+H202→H20+H02·                                        

   H02·→02+H+                                               

H202→O2+2H20                                             

    当H202浓度很低时,上述的反应基本可以忽略,随着H202的投加量的增加,产生的·OH自由基增加,所产生的·OH自由基基本全部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因此在Fenton试剂氧化法中,H202的投加量必须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在此实验中,适宜H202投加量范围为1.00-2.00mL,最优点处H202的加入量为1.00mL。

3由Fenton反应机理我们可以知道,Fe2+为催化产生·OH的必要条件,在没有Fe2+的条件下,H202较难分解产生出·OH自由基。从图4-4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FeSO4投加量的增加, COD去除率增加,但是随着FeSO4投加量的继续增加,COD去除率有所下降。说明在Fe2+浓度较低时,Fe2++H202→Fe3++OH-的反应速度极慢,COD的降解过程受到抑制,但当Fe2+浓度过高时,Fe2+会被H202氧化为Fe3+,从而将一部分H202消耗掉,致使单位量H202产生的·OH的有效利用率下降,使COD去除率下降。另一方面,Fe2+浓度过高还会引起出水色度升高,因此Fe2+投加量的增加也不利于处理效果。该实验中,得出20g/LFeSO4的最优投加量为3.0mL。

5  结论

针对PTMEG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我厂PTMEG废水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对影响高浓度PTMEG废水COD降解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1)通过重铬酸钾法测定PTMEG废水COD为320000mg/L;

(2) 凝处理中,投加1mL 0.3%的PAM,25mLPTMEG废水COD降解率为57.31%;

(3)Fenton氧化处理,投加1mL30%H2O2,3mL20g·L

-1FeSO4,10mL絮凝后的PTMEG废水COD降解率为94.49%;

(4)化学方法处理后,COD降到152mg/L.(国家综合污水二级排放标准为250mg/L)

6  展望

本次实验由于时间等问题的存在,未能对PTMEG废水处理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考虑全面和探究,希望以后可以在以下4个方面可以进行继续的研究。

(1)有机、无机絮凝剂混合处理PTMEG废水;

(2)氧化时间和氧化剂比例的探讨;

(3)氧化后运用生物方法进步处理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4)进行扩大试验及其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彦鹏. 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处理研究,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

[2]陆新跃、卫强、李松杰、肖博义 聚四氢呋喃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江西建材,2017(23)

[3] 樊祥德 关于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5)

[4] 王元亨 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试验研究,山西化工 .202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