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设如何完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设如何完善

李艳霞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41

摘要:社会发展新时期,企业需要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中,加强财会内控管理十分重要,会对财会工作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预防财会风险的核心策略。财会内控质量会直接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本文从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建设意义入手,着重探究了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完善

引言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管理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安全以及资金使用的效率,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加快企业现代化改革进程,推动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明确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要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作用和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探究,指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人心,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广泛引入并应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先机,从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财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从源头上帮助企业杜绝资金使用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企业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在企业运行中所起到的价值也越来越大。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推行,可以帮助企业维护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整体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强制性地规范资金的使用,做好财务预算控制、使用控制以及决算控制,实现财务运行的全流程管理,使得财务每一笔的去向都能够得到系统的追溯,减少由于内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所造成的企业财务流失。

2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现状

2.1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当前绝大多数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并不大,导致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建立缺乏基础的文化环境。其次,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建立的过程缺乏市场依据,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严重脱离于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发挥出财会内控制度的作用和优势,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财务方面的保障。另外,还有的企业在构建内控制度时缺少相应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相关数据来源不可靠、不专业,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开展内控制度的完善。甚至有的企业只是照抄其他企业的内控制度,这种照搬式的制度往往并不符合企业本身的发展要求,导致很多企业财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甚至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的企业过度重视财会控制形式上的内容,而忽略了其是否真正能够落地缺乏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相关财务管理的流程没有进行系统的审核,对相关财务管理细节也不能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导致资金流动方面存在很大的风险。在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比方面缺乏动态化的监控管理依据,影响企业财务的正常管理,也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2.2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相关技术比较落后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变革,技术的变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落实鼓励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有序提升。在财会内部控制活动中,很多企业财会工作人员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未能与企业发展经营需求有效融合起来,难以充分挖掘出企业财会信息的深入内涵,相应的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效率低下,导致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仍然延续着以往的工作技术和工作流程,相对企业发展经营情况来说已经比较落后,难以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优势,导致财会内控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

3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完善措施

3.1建设集中精细化财会内控监督体系

企业在财会内控监督的过程中,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以会计信息作为开展财会分析工作的核心依据,做好绩效管理模块、投资管控模块、全面预算管理模块的把控力度。企业开展财会预测与分析的工作,需要以财会内控监督机制、财务决策机制、分析机制为核心依托,做好动态化的监督与管控工作,切实提升实际的财会运行效率。企业在进行财会测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财会报表作为基础内容,并对资金池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企业的负债状况等,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开展评估工作。以此为核心,细分财会决策目标,落实财务控制的标准,切实提高多项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企业需要加强各项活动的控制力度,还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化配置,切实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创造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益。而做好财会预算、内控工作,需要以成本控制为基础,落实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相关财会人员要提出系统化的管控策略,还需要对内部成本信息进行划分处理,还需要编制完善的精细化成本管理计划,制定配套的奖惩机制,约束员工工作行为,提升成本管控力度。

3.2优化企业财会内部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效提升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快速和准确收集各项财务管理信息,缩短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资金流通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预测和分析功能,对市场上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将大数据管理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并建立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库,这样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可以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财务数据的申报、收集、处理、审批以及分析等相关工作,极大地提升财务数据使用的效率,提高财务处理质量。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有效减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将重复性的财务工作直接交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更为重要的制度架构和制度监督方面,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失误和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面对当前市场竞争的时候,企业应当关注如何优化自身的运营机制,做好内控监督层面的工作。以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为核心,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并且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以完善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为核心,提升实际监督管理水平,处理好繁琐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齐兵.探析企业强化财务内控的思路[J].商讯,2021(22):77-79.

[2]王化增.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137-138.

[3]柳洋.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J].财会学习,2020(1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