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吴仕梅[1]

曲靖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曲靖 655011

摘要:本文分析了陆良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及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

1陆良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1.1 平坝范围广,耕地面积多

陆良海拔高度为1840米,是典型的高原地区,平坝面积为772平方千米,为云南省的第一平坝,约占陆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地区位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平均超过300天,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理想区位。据统计,陆良县2021年末的耕地面积为106.62万亩,其中水田18.09万亩,旱地有71.03万亩。可见陆良农作物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

1.2传统农业基础好,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陆良坝子开发程度较小,大规模的耕地都被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陆良县旱雨两季降水差异较为明显,旱季缺水较为严重,虽然有南盘江流经陆良坝区,但水量较小。陆良县在近几年重视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把优质农产品的种植以及绿色食品的开发作为重点,截止目前完成旱作节水高产栽培技术3.6万亩、土壤平衡施肥技术36万亩、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广9万亩。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2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农业基础不够完善,机械化水平不高,机械化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户也没掌握专业化的耕作方式,只是利用原来的种植经验进行种植,电力机械数量众多,设备数量较少,设备配合率较低,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0%,设备老化、设备利用率低,无法满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结构不合理、规模较大、中型农机具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熟练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操作技术,可以减少使用高科技农机的农业生产人员。

2.2基地水平低,龙头企业规模小

农产品的基地建设由于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不够,只是小规模的生产基地。比如已经建成的马铃薯基地、桑蚕基地、水果基地、肉猪生产基地等,没有建成合理有效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农业基地与企业农产品之间的供求关系不稳定,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部分农产品产量也不稳定。2021年陆良累计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有99户,家庭农场有96个,但只有陆良绿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陆良县国良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陆良鼎味食品有限公司属于省级龙头企业。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3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数量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陆良绿色有机特色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2019年的时候有10户绿色生产资料专营示范店、23个经认证过的绿色食品品种,认证面积仅有3361亩。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共认证的面积是0.63万亩。2020年末的时候,“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有68个,其中绿色食品62个、有机食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绿色预计生产基地有2.72万亩,仅占陆良耕地面积的2%。农产品的优质化、绿色发展较少。

2.4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小

陆良有包括“南盘江”、“高原水乡”等2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但这些农产品没有带来很大的品牌效应,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也只有“陆良蔬菜”,但单靠一个蔬菜产业不足以带动陆良整个高原特色农业的知名度。特色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虽然有许多品牌,并且可以在市场上看见特产店,但是这些品牌中影响力较大和知名度较高的却不多。陆良乡村产业者对“品牌”的了解还停留在基本的“名字”上,在产品的设计和宣传上,与理想的品牌形象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都是“多而不精”,产品的包装和设计都很差,因此,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廉价、质量的印象很深。

陆良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耕作水平

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大农民专业化耕作的培训力度。对芳华镇、板桥镇、小百户镇几个沿河乡镇的农民进行水利灌溉方面的培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农机的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坝区农民进行大型农机耕作方面的培训,对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耕地较不平坦的地区鼓励使用小型农机耕作,并且要普及使用农机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要保障安全。

3.2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陆良绿佳蔬菜、云南新千佛丝绸、陆良爨乡绿圆菇业、陆良丰源生态农业等重点龙头企业为示范,带动全县发展扶持龙头企业,把骨干企业和支柱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建设蔬菜、粮食、蚕桑等高原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深化“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创建。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聚集,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聚集,积极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3.3培育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质量

陆良作为绿色种植循环农业示范县,更应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活水乡蔬菜基地为示范重点,带动其他产业基地向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的建设。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体系,鼓励生产企业进行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认证。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投入安全、标准化的生产资料,实现绿色、优质的农业生产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培育特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

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四个字打造具有陆良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积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依托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做好品牌宣传。以陆良蚕桑、秋冬马铃薯、平头菇、生猪、蔬菜为重点产业,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发挥“陆良蔬菜、陆良蚕桑”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引领作用。合力打造品牌,合力开拓市场,避免品牌纷繁、品牌过多而造成内耗。加强与曲靖日报、云南新闻等官方媒体的合作,扩大陆良特色品牌在云南甚至在省外的知名度。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在销售农产品的同时也能达到宣传效果。

姓名:吴仕梅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云南会泽
出生年月:2001年10月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无
工作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1]作者简介:吴仕梅,曲靖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2018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