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郊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加强城郊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1.赵沙沙 ,2.陈俊霖

1.重庆凯锐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21  2.重庆路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1

摘要:交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需要人、路、车等要素之间的配合,而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由于这项工程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单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是很难达到有效的整治效果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权利配合,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政府、交通、工商等要协同作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找出解决的对策,逐项解决。而广大群众更要支持相关管理工作,从而保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能更加社会化,在全民配合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治理。

关键词:城郊;农村道路

1. 城郊农村道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1.1 违规搭建现象严重。

很多群众或企业违法占用公路,在公路两侧随意搭建修理店、饭店或住宅等,并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在无形当中将公路“街道化”,这种情况容易形成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更是为公路提升技术标准埋下隐患。

1.2 超运超限现象严重。

如今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大量的商家纷纷选择在城郊农村公路沿线违规建厂,大量的大吨位车辆在此进行超限运输,造成严重的路面破损和坍塌,对农村道路的安全埋下隐患。

1.3 违规驾驶车辆较多。

很多农村个体个体司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多拉快跑且日夜奔波,疲劳驾驶,而乡村公路的道路陡且危险,很多司机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开快车,为自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还有很多司机存在酒后驾车等现象,而在酒精的作用下,司机的反应变得十分迟钝,极易造成错误判断,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1.4 违法乱停现象普遍。

很多城郊农村司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常识,对于违法乱停车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没有足够的警惕性,经常不设任何明显标志的情况下随意停车,而在天气情况较差,驾驶员的视觉受影响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1.5 车况不良现象普遍。

当前阶段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的农民经济水平仍然不高,而很多致富心切的农民不能负担车况较好的车辆,把眼光放在了入手老旧车辆上,而驾驶这些老旧车辆参与运输活动,容易引起较大的交通事故。

1.6 无牌无证驾驶。

城郊农村公路相对较为偏远,导致这部分公路的交通运输常处在管理的盲区,而相关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司机产生侥幸心理,很多未经过专业的驾驶培训的无证司机上路,其留下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2. 严格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2.1 强化各级政府管理职责。

区县级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要负责管辖自己辖区范围内的交通情况,同时逐级考核相关管理工作,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考核。对于交管办的相关标准进行进一步规范,促成更为统一的管理标准。另外,还应重视对城郊农村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而乡镇道路则需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相关管理原则,实施有效管理。要对农村危险性较高的公路路段不断加强建设,将建设重点放在设置生命防护区上。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路段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城郊农村群众提高道路安全意识。

2.2 公安机关相关管理权责。

针对整个区、县省道等公路路段的交通情况给予充分关注。推进相关管理制度,对各个路段的交通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有效监控车辆源头方向的方式追溯隐患的根源,从而保证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此同时,要定期梳理各个重点运输单位,对违规违法人员进行有效登记,严查相关人员的信息。还应该与驾校展开合作扥。通过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城郊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运输等进行有效管理。

3. 城郊农村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

3.1 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积极发挥作用。

针对事故多发地点或对交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有效整改,做好路面维修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乱装滥载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工商部门有效监管随意占用公路的个人或企业,各职能部门对不能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的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严查严处。

3.2 政府落实相关政策。

各级政府的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要进行不断完善,在很多乡村地区,由于当地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机动车辆的难度较大,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相关监管部门,形成全面治理的工作格局。第一,将治理报废车、无证无牌的工作责任纳入乡镇党党委的年终考核中,以此来促进基层党委积极开展相关治理工作。自上而下地开展对乡村交通的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措施,让相关人员能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投入到对道路交通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督促相关人员。第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来丰富管理的层次。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对城郊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公路运输进行有效管理。

3.3 建立监管体制。

改变多头管理的不良现状,理顺当前阶段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对现有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和管理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管理机构,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治理。让相关机构担负起管理农村交通的职责,适当赋予其更大的权力,使其能行使安全检查权,以此来促进相关制度的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治理需要。

3.4 发展农村客运事业。

要重视发展农村公交事业,在认真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让公交线路直接延伸到自然村,同时见面客运车辆的运管费用以及附加费等,从而有效减轻经营者的运营负担。此外,对运力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对客流量进行合理搭配,让整个客运班车的客运覆盖面更广,使客车的通达深度不断提高。要取缔乡村道路上的三轮汽车、拖拉机、低速载客汽车等非法载客行为。

3.5 努力改善执法环境。

要确保交通执法的相关程序的有序进行,要加强对行车秩序的治理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车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虽然对于当前阶段的交通部门来讲,有限的警力不足以彻底改善农村的车辆违规现状,但是要做到认真落实相关职责,对各类违规交通行为进行严查,对于违规驾驶人员进行依法处置,却不手软。通过罚款或拘留等形式对相关人员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提供保障。

3.6 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溯源工作。

卖出的车辆都有车牌号,车辆的销售过程中也包含着各样的程序,购买车辆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驾驶资格,并具备驾驶证等。种种购车程序对驾驶者行车一定的限制,同时对车辆的上路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让车辆的入户率有所保证。此外,可以适当降低车辆的入户费用、年审费用以及考证费用等,以此来引导农民依法购车、驾驶,从根本上杜绝无证无牌车辆的出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城郊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避免发生悲剧,社会各部门组织机构的重视,尤其是政府和交通部门更要加强引导和监控,实施有效管理。政府部门要给予道路管理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交通部门要不断提高警力,从而实现对农村地区的交通的有效管理。而广大城郊农村地区的驾驶人员也要提高安全意识,依法驾驶,保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天学.加强城郊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04:58-61.

[2] 贾精洁,祝赫.交通运输方式改变对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38-39.

[3] .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开展整治行动全力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J].汽车与安全,2018,0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