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

杜鹃 

甘肃筑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735100

摘要:参数化建筑设计主要通过使用计算机的运算功能,使用不同的运算法形成建筑形态,建筑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其参数化设计建筑设计审美观念的演变过程较长,发展至今日已经形成使全新的美学理论和思维方式,并未参数化建筑方案评论奠定一定的美学基础。使用哲学、美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参数化;建筑设计;美学观念;演变

参数化的建筑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思路,它除了设计思路更加丰富之外,而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精确性,使进驻设计变得更加生活化。同时在建筑设计空间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此时建筑美学也随之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在审美理念转变的今天,它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从“真”、“善”和“美”三者的关系中去分析,从而使整个建筑审美系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和谐”是大多数审美主体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建筑美学过程中,其中参数学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虚拟化特点,能够确保建筑形式和功能始终保持一致,并且各个功能能够更大的发挥出来。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虚拟场景具有一定的立体性,并且审美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因而对传统建筑审美中“真、善、美”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数化的建筑审美重点在于坚持强调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整个参数化建筑设计当中应注重整体的审美,确保整体处于和谐美状态,且其与审美形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审美价值隐含秩序分析

秩序性是美学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一种直观的、有审美价值的客体。根据相关的研究,美学的乐趣大多来源于枯燥无味与无序之间的美学探索。单一的形式通常难以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一般情况下单一的形式给人一种复杂的感觉,增加了人们是觉得负担,格式塔心理学是在平淡与混沌之间进行研究的,它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现代主义的建筑追求的是欧几里德几何美学,简单而单一的秩序更有美感,比如几何图形:立方体,圆锥体,这种形象是一种审美的形式,“模度”中的柯步西耶秩序观,通过“模度”来进行设计。与东方传统美学相比,西方的传统美学中,越是有序的层次,它的客体就越是美丽。数学家伯克霍夫指出,在测量美的方法时,美的价值与次序是成比例的,现代建筑追求的是复杂多变的审美意蕴。相对于追求简洁的现代建筑功能形态,后现代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复合结构,而参数化设计则是对复杂体系的各种要素进行追求,把研究转化为更加基本的元素关系[1]

参数化建筑设计属于建筑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是利用电脑参数将其进行设计并且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达到一种相似的关系。比如,参数化的建筑设计必须在什么环境下进行,在结构体系和设备体系的设计中,考虑到各种因素。参数化设计从现代派的设计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向了无序、不平衡、无法改变的设计元素。自然界中的生物和植物,都表现出了某种特殊的形态,而在这些形态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神秘的秩序。每个建筑师则可以对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合理分析,然后将整个秩序美感应用到其中。

二、参数化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途径

要使参数化设计在满足本土化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参数化设计的作用,就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首先,在进行参数化设计之前,必须对各种有利、不利因素、地质等因素进行研究。以多种数据为先决条件,为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数据保证,保证了工作部署的成果符合项目要求,并避免了设计中的缺陷。其次,在进行科学考察时,要对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地区在实践中都把参数化设计方法运用到了实践中,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根源在于,设计者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过渡,在进行结构转换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在进行参数化设计时,要把它与传统的建筑相结合,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对已有的方案进行再设计,使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得到更新和完善。其次,把参数化的建筑设计和老的技术、观念相结合,要充分吸收传统的设计观念、思路、方法,加强新老技术的结合和转换美感。

三、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中关于意象的演变方法研究

“意象”中的“意”则表示物质的内在含义,而“象”则表示物质的内涵,通过将二者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精神层面的内容。而建筑的美学意象、建筑的具体形象,不管是建筑的实体、空间的表现,抑或是人的思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建筑的意象都体现在建筑的形象化上,建筑师运用了形象化的符号,激发了观赏者的想象力。比如在人们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许多联想,于是产生了“一象多意”,每个鉴赏者都对建筑形象的模糊和多义性产生了许多联想[2]

科学创作中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形象,既是科学家的直觉形象。与艺术作品的美学形象相比,它与最初的直观形象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在物理学中,对霓虹现象的折射原理的分析中,大脑经过科学的思考,得出了“心中霓虹”的结论。参数化建筑设计主要是以“意”为主题,不断地把“意”表现出来,这与建筑的基本法则和数学模型有着某种关系,当变数变化时,就会产生“多象一意”的现象。数学公式、逻辑等,都是通过数据环境来实现的。设计师们已经不需要再去控制形态的变化,他们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和参数来控制自己的变形。在建筑参数化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对建筑的“意”进行了抽象和概括。建筑师对其规则和参数变量进行了操控,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象”,而非一个方向的解法

[3]

结语

对参数化建筑审美意象的分析,已不能仅从对建筑图像的分析来判断其主观美感,它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建筑设计的逻辑关系上,通过对可能或过程中的“意”的分析,从而使其更贴近人类的客观形态。同时,设计者在作品中的深层逻辑对于建筑的使用和欣赏是毫无意义的,建筑的使用者和欣赏者更多的是将其与其符号的关系联系起来,而参数化的复杂性、新奇性为建筑的新的美学体验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肖志伟.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J].建材与装饰,2016(52):83-84.

[2]蔡良娃,曾鹏.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J].新建筑,2013(02):68-71.

[3]王煜.曲尽其妙——形式语言视角下非线性建筑设计的美学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