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3

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范鑫鑫,阿依则巴·艾合麦提

                     辽宁工业大学 121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现代古典金融和行为金融是两个重要的热门话题。由于现代古典金融是建立在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之上的,这种严格的假设通常与实际的投资行为相矛盾,给现代古典金融带来了诸多困难。行为金融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结合心理学知识,阐释现代古典金融的困境,为投资过程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现代经典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困境与崛起

1950年代,一般均衡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主要以理性经纪人为主体的现代金融的出现。以理论假设为出发点,分析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和效率问题。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管理实践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然而,经过长期的实证研究,现代金融已经开始出现反常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运用行为金融学来分析微观经济实体在金融和经济市场中的投资决策行为。行为金融学应用以来,有效解决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异常问题,更加符合个人的投资决策行为。因此,对行为金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行为金融也随之兴起。

一、现代古典金融困境分析

(一)理性人的假设困境

理性人假设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主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投资者会参考风险厌恶、风险效用、理性预期等多种要素,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力求在主观预期下取得最大成果。影响。在理想的预期下,每个投资者都希望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回报,并不断在金融市场中寻找获利机会[1]。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不同的投资者在信息认知、信息理解、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非理性投资者导致股市大幅波动。 ,这种情况不能用经典金融理论来解释。

(二)不完全竞争困境

不完全竞争主要是指在保证价格均衡的情况下,可以公开私人信息,明确其动机。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时,交易者的信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在预判阶段,不仅有优势,还可以猜测其他交易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每个交易者在配置均衡价格时,都会分析自己所产生的影响值,从而将信息详细具体地体现出来,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借他人之便的情况。如果股票交易者在整个交易阶段不隐藏自己的私人信息,他们可能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陷入困境。在不完全竞争的博弈模型中,交易者需要保持理性的认识,自觉地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市场效率的困境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中的市场效率是支撑整个理论的基石,但经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发现,市场效率假设存在诸多问题,可能并不成立。在市场效率方面,现代经典金融理论无法得到有效解释。在分析市场效率的困境时,可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理论方面:一是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反应过度、反应不足、从众心理等非理性问题。其次,套利行为的假设存在混淆。在此假设下,投资者套利没有风险和成本,但现实中投资者在套利过程中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成本[2]。套利行为的有效性与金融产品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它可能是由噪音交易驱动的。根据噪音,投资者可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类。除了基本的风险,理性的投资者,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也会产生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伴随着非理性套利,实现从理性套利者向噪音交易者的转变,使得金融产品之间的有效替代出现。不利影响。一些套利者在不了解金融产品的可替代性的情况下,只能卖出高估的证券以获得更好的收益,而无法购买相应的替代品来规避风险。如果金融产品与替代品相似,价格可能会反向波动,套利仍然面临高风险。实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效率越来越完善,相关学者在进行市场研究时发现,股票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现阶段,在分析国内外市场时,主要参考的是预期理论模型,但调查发现实际收益与模型预期收益并无一致性,因此认为存在两难选择在市场效率方面,现代金融理论是它的基础。无法解释。

二、行为金融兴起分析

(一)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理论

在讨论资本定价模型时,从考虑投资的经济利益和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的投资者开始是合理的。随着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引入,相信该模型中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噪声交易者,一类是信息交易者。证券信息估值过程中存在与未来风险资产收益分配相关的错误。这时,资产组合就会出现认知偏差,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信息交易者来说,他们对一些信息数据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认知上很少出错,属于理想交易者的范畴。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都是市场中的投资主体。因为噪音交易者承担更高的风险,他们将获得比理想投资者更高的预期回报[3]。提出行为投资组合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投资组合理论的缺陷问题。与现代经典理论中描述的投资组合理论不同,在行为投资组合理论中,投资者不会处于有效前沿。在构建行为组合理论时,主要是基于对各种资产风险问题和投资目标的认识,资产组合的最终形式是基于全金字塔。行为组合理论主要分为单账户和多账户两种。不同账户对应的传销资产是不同的,不同的资产是无法替代的。

(二)行为金融的思考

在投资分析过程中,行为金融学融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并考虑了情绪、态度、认知等因素。行为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矛盾,只是让现代经典金融的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假设更加实用,主要是为了完善现代经典金融理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受人的主观意识和个人能力的影响。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很少。因此,心理因素被引入行为金融学,现代经典被引入行为金融学。解决金融理论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行为金融理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主流基金经理也开始使用行为金融进行投资。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如果确定心理因素的权重是关键问题,虽然行为金融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行后续测试以保证其准确性.

三、行为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从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看,理性投资者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主观概率置换规则的贝叶斯理性,即投资者在收到信息后会根据贝叶斯规则改变其活动。主观概率。投资者将结合相关标准对不确定事件的概率进行评估和修正,从而得到后验概率。二是期望效用最大化合理性。即后验概率确定后,理性主体会根据期望效用函数计算特殊风险下的信息,从而使期望效用最大化,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因此,传统理论下的财务理性投资者假设资产市场的价值与其内在价值并没有太远的距离。可见,传统金融理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正确估计股票的实际价值。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在解读市场和股票时,将投资者活动的特征和作用放在首位。人们做决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风险和损失。而当人类行为与回报相关时,人们就会表现出风险厌恶特征。当谈到损失时,人们会表现出风险偏好。因此,在投资决策中必然会出现禀赋效应和短视偏见。此外,人们常常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假设未来的模式与过去的模式相似,并根据经验做出判断。但当人们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时,就会导致投资者过于依赖他们收集的信息而忽视财务报表分析。这也将增加投机市场的交易份额。

群体行为是指投资者之间各种活动的相互影响,进而使市场的整体状态出现偏差。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指出,即使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人,投资者的交易也是相互独立的,从而抵消了非理性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前景理论的支持者认为,非理性投资者的活动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一致的方向。因此,这种非理性活动并不能相互抵消。这也可以称为“羊群效应”,即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活动会受到他人和舆论的影响。人类是群体动物,偏离主流容易产生焦虑。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应该从经验中获取知识,最终形成理性的投资习惯。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延伸了一系列金融范式的核心概念,即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价格必然反映内在价值。行为金融学的这些相关内容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两类金融投资决策模式的矛盾与分歧

根据传统金融理论,大多数资产价格或交易活动模型假设投资者根据旧的预期收益理论框架来判断风险。预期收益理论认为,人们对风险的态度长期以来是一致的,其功能是凹的。换句话说,投资者都是规避风险的,并且期望更多的回报。一些学者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并讨论了从所有资产组合中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的相关问题。此外,它还解决了资产均衡定价问题,并提供了预测收益和风险的具体方法。之后,新古典金融的代表学者以因子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它认为,即使存在价格不确定的市场,资产也有固定的价格,这反映在市场上交易的资产的价值上。面对当前形势,有效市场假说受到不少质疑,传统金融的投资决策模型代表,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CAPM和MPT),其主导地位也受到威胁.有人开始尝试修正预期收益理论,扩展了预期比率模型、非加性效用模型、非传递效用模型等。尤其是1979年诞生的“前景理论”,对投资主体决策和选择的实验结果做出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前景理论的优势在于它用价值函数代替了传统金融理论模型的效用函数,指出投资者的决策是由一个动态考虑点的价值结果决定的,而不是最终的财富水平。此外,非对称价值函数包括利润部分和损失部分两部分,分别表现为凹函数和凸函数的形式。这更符合投资者在实际情况下的心态和特点。于是,兼顾人类活动特点和经典理论知识的行为金融决策模型应运而生。一些学者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这也成为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模型进行改进的典型代表。投资者可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既突出了理性逐利的特点,又突出了价值感知的特点。 CAPM 模型中的市场投资组合被均值方差有效投资组合所取代,证券的预期收益基于“行为贝塔”确定。一般均衡模型下,资产价格是内生的,即投资者的活动不仅可以决定自身的消费水平和投资组合,还可以决定不同资产的价格。此外,也有学者将代表性偏差和保守偏差都归入投资者活动的行列,构建了基于市场反应行为资产定价的BSV模型,以及没有信息分类的DHS模型和HS模型等。上述模型都涵盖了不同的心理理论和投资者心理偏见,可以从不同层面解释股价和市场异常的不同反应。最后,行为组合理论也弥补了理性人假设和投资风险态度同质性的不足,弱化了不同层次的投资组合“金字塔”之间的联系。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作为伦敦学派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诞生和确立。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或实行计划经济会限制经济发展,导致国家权力专制,明确表达了他对自由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认可。放弃计划经济。他认为市场应该是自由放任的,强调自由市场、生产和经营。他认为国家干预、计划经济和垄断不利于经济发展,坚决反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

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新自由主义代表,罗伯特·卢卡斯在《预期与货币中性》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强调市场的自由运作,倡导经济的自然发展。他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为公民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不应过多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经济就越繁荣。其经济自由政策主要包括:

(1)反对政府过度干预,主张市场自由放任,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具有资源配置自发调整的功能,市场可以通过自发调整长期稳定发展,市场可以利用市场配置的资源,完全规避经济危机的风险。 (2)完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确保政策的适宜性和连续性。政府为实现短期经济效应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往往会带来更广泛、更深的经济波动,这可能会导致更棘手的经济问题。(3)主张政府应以追求经济发展自由水平为政策目标。政府通过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经济调控将打破经济发展的平衡。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经典金融学面临理性人假定困境、不完全竞争困境、市场有效性的困境等诸多困境,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些困境问题,行为金融学崛起,所以当前应该加强行为金融学的分析,实现金融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云贤. 关于创设"国家金融学"的几点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61(2):9.

[2] 王伟, 黄颖. 讲好金融故事:"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3):5.

[3] 张义. 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J].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