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比较

童汉波,曹斌,李娟

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利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的视力水平两组接近,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少量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该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短期疗效突出,但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长期效果接近,且两种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均比较高。

【关键词】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水平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退行性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表现多样,青光眼、玻璃体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等均是该病的主要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与年龄、营养缺乏、遗传因素、光线损伤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斑水肿在我国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群体中发病率超过了45%、致盲率高达50%[1]。因此做好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临床多采取视神经切开术、视网膜凝光手术、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等方式治疗,尤其是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是该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分析了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共计80例(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5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2.12)岁,平均病程为(13.21±1.24)个月;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26±2.11)岁,平均病程为(13.31±1.21)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后均符合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标准;伴随严重的视力下降;患者的意识清晰,可以开展正常沟通;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相关内容并表示配合;研究获得了院委会的支持审核与监督;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存在眼部激光手术史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服用大量激素类药物;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中途失访的患者。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70003生产厂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次0.5mg(相当于0.05ml的注射量),每月一次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0012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治疗,初始3个月,每个月玻璃体腔内给药0.5 mg/眼/次(相当于0.05 ml的注射量),之后每3个月玻璃体腔内给药1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使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水平进行评估,以所得字母数为最终计量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来计算,P<0.05的时候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对比

表1可见,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40

18

12

10

75%

研究组

40

22

15

3

92.5%

X2

4.501

p

0.034

2.2两组患者的预后视力水平对比

表1可见,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预后视力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一个月后

三个月后

对照组

40

44.24±2.11

55.32±2.07

研究组

40

47.81±2.09

55.34±2.06

t

7.603

0.043

p

0.000

0.966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少量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研究组2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数据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危害性极大,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疾病安全问题[2]。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为玻璃膜损伤引发视网膜出血,最终形成机化疤痕影响眼部视力,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治疗重点在于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形成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的视力水平两组接近,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徐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

综上,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长期效果接近,但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短期疗效突出,两种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均较高。均可适用临床治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宋华,李景波.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3):509-512.

[2] 樊曦,何新芳.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4):98-100.

[3] 王嫣,张正培,李婕,等.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44(5):377-382.

[4] 徐冰,史喜红,白雪.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情况的影响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7):96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