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恶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恶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勇

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分析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恶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恶性高血压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噻嗪类利尿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噻嗪类利尿剂对于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噻嗪类利尿剂;恶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的病因很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肥胖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恶性高血压的危害大,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起病急,进展快,血压升高明显,常超过230/130mmHg。噻嗪类利尿药在高血压病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噻嗪类利尿剂是由噻嗪类和噻嗪类似物组成。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大量的新的药物问世,很多传统的降压药由于疗效、器官保护功能的不足,或者是副作用严重,导致了严重的副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恶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恶性高血压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全部符合恶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4-58(45.51±2.21)岁。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6-59(45.52±2.24)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取厄贝沙坦,初始150mg/片/d,连续治疗4周后,若血压控制不佳使用双倍剂量,治疗半年。

观察组给予噻嗪类利尿剂。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有厄贝沙坦150mg,氯氢噻嗪12.5mg,每天1粒,治疗4周若无好转可增加至每天2粒,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1.4疗效标准

根据降压药的临床使用指南,将其分成3个级别。

显效:舒张压降低20~40 mmHg,收缩压降低到正常水平或降低30%或更高。

有效:舒张压降低10~19毫米汞柱,收缩压降低20~30%.

无效:没有降低或没有达到以上的标准。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1]

1.5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软件中,计数x2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二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改善,而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1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x±s)

组别

时期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观察组(35)

治疗前

134.13±6.91

238.25±3.28

治疗后

100.56±3.21

144.19±2.35

对照组(35)

治疗前

134.23±6.67

238.22±3.18

治疗后

109.56±3.67

163.14±2.12

2.2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35)

11

15

9

26(74.29)

观察组(35)

19

14

2

33(94.29)

X2

5.285

P

0.022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尿酸升高。

3讨论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变化,使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的高血压病人都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到病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随着患者的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的心脏、肾脏等靶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外周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在临床上要及时有效地治疗高血压,以达到稳定血压、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其中,恶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在1%~5%之间,这是由于患者经常处于极度疲劳、高度紧张的状态,或是受到了寒冷的刺激,从而导致了恶性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都有很大的几率发展成恶性高血压。专家认为,恶性高血压的 DBP值在130 mmHg以上,如果是良性高血压,如果是恶性高血压,那么血压会快速上升。其临床表现有(1)呕吐。恶性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异常、伴有头疼、心悸、恶心、呕吐等。(2)蛋白尿和血尿。一些恶性高血压病人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3)其它征象。恶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紫纹、血液阻力增高、生命体征变化等。此外,还会有继发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半身不遂等症状[2]

在确诊恶性高血压时,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和中年人身上,血压会突然上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增加,持续时间为26.6/17.3 kPa (200 mmHg/130 mmHg)。而且,病人的病情会快速恶化,除了头疼之外,还会有一些明显的临床表现,比如恶心、呕吐。此外,还会出现视力快速下降、眼底出血等情况,同时还会出现短暂的心力衰竭。所以,要正确认识恶性高血压的诊治要点,才能提高临床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恶性高血压,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恶性高血压病人降压时,应尽可能的控制舒张压,使血压快速下降到100-110 mmHg,以免血压过低,引起器官供血失调,严重时会引起心功能和脑功能的严重损害。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是药物。尽管在高血压病人中,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都是常用的药物,但是对于恶性高血压,单用这些药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反而会增加副作用。厄贝沙坦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它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受体的结合,从而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利尿剂是一种可以促进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肿的药物,它会直接作用于肾单位,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尤其是肾小管、集合管的重新吸收,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利尿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特别适合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根据其降压效果的强弱,可以分为有效、中等、低效,最常见的是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蝶啶[3]

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的一种,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恶性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可以防止体内再次吸收氯化钠,促进体内钾离子的分泌。我们给予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将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临床,不仅能提高病人的血压,而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但氢氯噻嗪利尿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出现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痛风、低血钾、血糖升高、室性早搏等副作用。所以,在使用利尿药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夜间用药,避免和其他有利尿作用的药物联合用药,还要补钾,定期复查利尿剂对血钾、血脂、血糖、血尿酸、性功能的影响[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

综上,噻嗪类利尿剂对于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白云,王鼎鑫,孙延召,郑吉敏,张建,王玉珍,刘改芳. 恶性高血压致急性胰腺梗死一例报道[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3):2942-2946.

[2]柯江华,段姝伟,刘林昌,李爽,柯雨景,曲逸伦,姚进,陈香美. 伴恶性高血压IgA肾病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1-9.

[3]王金委,陈超霞,娄铮,陈平. 以视物模糊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高血压1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22,29(07):57.

[4]徐潇漪,孙丽君,程虹,董鸿瑞,王国勤,赵智睿. 补体活化在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肾损伤中的作用[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02):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