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地三黄汤辅联合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冬地三黄汤辅联合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徐春梅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肺病科 重庆 401320

[摘要]探讨冬地三黄汤联合氟康唑治疗 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氟康唑每日200mg口服。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冬地三黄汤口服,疗程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程度及口腔菌斑。结果:治疗前:2组:血气分析、肺功能、炎症、口腔菌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口腔菌斑、炎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地三黄汤;氟康唑;肺真菌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最终导致呼吸残疾,病死率高,为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COPD患者长期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广泛应用广谱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甚至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等,导致口咽部的真菌得入侵下呼吸道和肺泡发生感染【1】。通过对冬地三黄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继发真菌感染效果较好,现如下报道: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符合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患者40例。患者全部来自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肺病科住院AECOPD属于肺热壅盛型病人,告知患者此研究目的及可能的不良事件并取得知情同意。

1.1.2 诊断标准:①知情同意;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肺热壅盛型;③西医诊断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COPD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年龄:50岁一80岁;本人或其家属可以正确理解并配合疼痛评价与问卷填写,知情同意者。

1.1.4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②真菌、细菌其他部位严重感染;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

符合以上其中任何一条者,均不能纳入。

1.1.5 剔除标准:不积极配合治疗,具有严重副作用等。

1.2 具体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治疗前对比2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白细胞、CRP、肺功能、口腔菌斑面积)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1.2.1 治疗方案

⑴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抗真菌药氟康唑200mg每天,同时服用冬地三黄汤汤剂(苇根汁100mL(冲),金银花露100mL (冲),细生地12g,黄连3g,黄柏3g,黄芩3g,甘草9g,玄参12g,麦冬24g),每天1付煎煮600ml,早中晚200ml匀服,疗程4周。

⑵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抗真菌药氟康唑200mg每天。疗程同治疗组。

1.2.2观察指标

肺功能检查:用力第 1 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 、肺活量 (FVC)、及 FEV1/FVC 。 ② CRP、血常规检查 ③ 血气分析(PCO2、PO2)④ 口腔菌斑面积 ⑥临床症状。

1.2.3疗效评定标准:

⑴ 临床治愈:深部痰培养阴性,胸片病灶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0%,; ⑵ 好转:痰培养未转阴性,胸片病灶较前减少,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 ⑶ 有效:痰培养未转阴性,胸片病灶较前减少或无改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⑷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痰培养真菌未转阴性。

  1.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23.0,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 验,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治疗前后比较(s

组别

n

PO2

PCO2

FVC(L)

FEV1(L)

FEV1(%)

治疗组

20

治疗前

61.3±6.5

54.1±5.1

2.37±0.51

1.28±0.52

54.83±10.42

治疗后

77.6±6.1

40.5±4.3

2.72±0.72

1.59±0.62

61.20±10.19

对照组

20

治疗前

59.5±5.2

55.3±5.6

2.28±0.56

1.31±0.58

55.72±10.23

治疗后

62.2±5.1

43.4±4.9

2.32±0.63

1.32±0.66

58.61±10.8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时间及CRP、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口腔菌斑面积减少面积比较(s

组别      n       治疗时间         白细胞               CRP              口腔菌斑面积

治疗组    20      9.14±0.81     6.21±1.36           6.18±1.12           1.23±0.12

对照组    20      12.23±0.94    7.11±1.24           8.14±0.941.58±0.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反复发作,容易合并真菌感染,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积极预防、治疗AECOPD对病情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长期反复发作,抗生素的光谱使用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致使机体内机会致病真菌得以恶性繁殖导致真菌二重感染。再者一些抗生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2】。在治疗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最关键是消灭真菌。近年来研究表明,COPD合并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邓戎等【3】对937例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析检出七种真菌类型,其中以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最多见,其次为非白念珠菌如曲霉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4】。在肺部高发的真菌病中,由于临床在研发和应用抗真菌药物滞后性。临床可供选择药物少、疗效差、疗程较长、毒副作用大等特点。而很多中草药可阻断真菌繁殖生长;同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中药具有的双重药效是西药无法比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真菌感染属于““喘病”咳嗽”“肺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风寒等外邪侵袭,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出现喘息、咳嗽、气短等症状。COPD属于慢性疾病,患者久病,暗耗机体正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虚无以使痰液正常的排除,久则化热,则痰热壅肺,该病病机关键为痰热壅肺,治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5】。冬地三黄汤具有养阴生津,清热泻火,主治阳明温病,邪热伤阴,无汗,小便不利。方中黄连、黄柏、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金银花疏风热、清热解毒,麦冬、生地、苇根养阴生津润肺。本方攻补兼施、缓急和中、清热养阴、寓补于泄,同时黄柏、黄连可抑制真菌生长【6】,苇根、麦冬具有增强免疫、护肝的功能。本方可减轻伏立康唑导致胃肠道反应,同时抗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小顺, 朱元钰, 许文兵,等.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 吸杂志, 2000;23(7):417-419.

[2] 吕密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1):35 —37.

[3]李廷谦.9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海峡亮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 王雪倩, 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5年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9):979-980.

[5]郑生华,游琴.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1):135-139.DOI:10.3969/j.issn.1008-8296.2022.01.028.

[6] 李昕,赵月,苏昕.32味中药水提物对4种真菌抑菌实 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 36-39.

作者简介:徐春梅,女,汉,1990-,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