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传承人:,让斯仁   ,指导老师:元登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014040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010065

摘要通过对2019-2022年全国少数民族医药骨干人才培训项目期间跟师时指导老师临床经验的整理,探讨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特点,以及对老师学术经验的总结研究。

【关键词】全国少数民族医药骨干人才培训项目;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跟师学习;传承;总结。

一,学术思想

元登,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5年。内蒙古自治区名蒙医,国家二级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名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元登老师为人和蔼谦逊,治学态度严谨,在蒙医临证时不忘辨证施治,蒙药用法灵活,剂量精准,主张能少勿多、能简勿繁、能廉勿贵、能外勿内,注重蒙医三根七素平衡整体观念,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始终不忘全身,对于许多疾病的诊疗思路往往是突出以内外结合治疗为先,如:脑梗、脑淤血等复杂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要使用自己的经验蒙药方子以外还要配合蒙医的传统疗术针刺、艾灸、放血、敷药、推拿手法等外治疗法结合治疗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得到了显著的疗效和优越的成绩。元老师的治病种类多范围广对一些急慢性脑血管疾病、偏瘫、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颈腰椎病、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甲状腺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眩晕、头痛、失眠、癫痫、震颤、麻痹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用蒙医治疗的独特技术和疗法。

跟师以来,元老师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豁达开阔地胸襟、大医精诚的医德,都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学好蒙医,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做到“仁心、仁德、仁术”,这也是民族医药事业文化的核心精神。老师经常告诫:“蒙医药是文化,需要感悟,需要思考、需要践行。”我按老师的要求,重新学习《四部医典》等著述,尝试着从多方面接触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学会了在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体悟和享受蒙医之魅力。在学习中,我还感受到,蒙医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强调“大智慧,大胸襟”,是在不断吸收、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做一个纯纯粹粹的蒙医人,不等于排斥其他医学,只要是有用的、能促进蒙医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我们都应该吸收,但吸收绝不等于全盘接受,吸收的前提是不能动摇蒙医的根本,而是应该以蒙医的核心准则、基本理论去融合、运用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元登老师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读经典、诵经典”。在跟师期间,我发现“经典”和“临床”之间有一道很好的桥梁,那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准确的说是指导老师的临床思维——运用经典理论分析老师临床思路,或透过老师的医案可加深对经典条纹的理解。

二,临床经验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也是慢性疾病,通常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蒙医就叫萨病。在跟老师学习期间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脑血管疾病,因病情的轻重不一样所以症状都不一样,轻者头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眼歪斜、舌强语謇,重者瘫痪,失去肢体及语言功能。最常见的就是脑梗塞,脑淤血,脑出血后遗症。他们在发病的急性期用西药来控制治疗,等病情稳定了,康复期配合用蒙药及蒙医疗术康复治疗。元老师常用蒙药有额日登乌日勒、扎冲—13味丸、萨乌日勒、珍珠—70味丸、伯冲—15味丸、古日古木—13、哈日嘎布日—10等,按照病情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再配一些其他对症的蒙药。这样蒙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疗程短,费用低,操作简便,后遗症少等特点。对一些重症患者,后遗症比较严重的患者配合使用蒙医传统疗术针灸、放血、艾灸、推拿等疗法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跟着指导老师出门诊时,门诊也有很多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门诊患者大部分都是比较轻症患者或者是陈旧性的脑血管患者。他们大部分是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定期的过来门诊号脉做检查,开蒙药,这样长期在门诊吃蒙药能明显的控制病情,甚至一些轻症患者能所有的症状都消失,能治愈。这样纯蒙医治疗脑血管疾病有独特的疗效而且效果明显、痛苦少、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势。

三,经典医案

      患者,孙某某,女,5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两年,加重三天”,患者于两年前无特殊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伴有左上肢持物不能,左下肢行走不稳,当时在xxx医院就诊,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脑梗死,予以对症治疗后留有左侧肢体乏力及语言障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后一直未予以进一步治疗,患者于三天来又无特殊诱因下发作头晕、双下肢乏力,尤以左侧明显,起初未予以足够重视,后症状逐步加重,逐渐出现行走较为困难,到当地诊所予以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但效果较为一般,家人见状于今日将患者送至我院就诊,在门诊查头颅CT提示脑梗死,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住院。入院诊断:蒙医诊断:萨病,西医诊断:脑梗死、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期);诊疗计划:1、积极完善入院相关检查,予以监测生命体征等,2、予以一级护理,健康宣教,嘱清淡饮食,多休息,平卧位;予以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供血、降压、降糖、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3、蒙医辩证治疗原则:以平衡三根七素,促进赫依血流通,打通白脉堵塞,恢复白脉损伤,改善肢体活动。蒙药方子:早:那仁满都拉3

g、阿嘎日—353g,中午:额日敦乌日勒3g,下午4点:伯冲—153g,晚上:扎冲—133g、汤钦—253g。治疗:头上,上肢,腰部,下肢的相关穴位做一天一次针刺治疗,同时头顶穴、赫依穴、心脏穴等穴位上一天一次做蒙古灸治疗,上下肢做一天一次康复按摩,功能锻炼治疗。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一个疗程后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头昏头晕症状基本消失,只是下肢有点乏力,元老师查看病人后嘱咐继续做一个疗程的治疗,同时要补充病人营养,提高病人的体力,增强病人免疫力。元老师对蒙药处方做了重新调整:早:那仁满都拉3g、汤钦—25 3g,中午:额尔敦乌日勒3g,下午4点:哈日嘎布日—253g,晚上:扎冲—133g、汤钦—253g。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两个疗程后病人症状基本都消失,头脑清醒,上下肢有力活动自如,其他指标无异常办理出院回家。

四,小结

       蒙医学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对北方高原的寒冷干旱等恶劣环境中为了生存而适应大自然,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所积累起来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蒙古民族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它吸收了藏医、中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蒙医学认为要说明药物对人体起作用的复杂关系时,首先要研究整个宇宙与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依赖并存的辩证关系。世上万物要保持生态平衡、正常并存的主要因素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滋补、对立、抑制、增减、渗透和被渗透等相克关系。医生的整个防病治病的过程是利用药物与人体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解决机体发生病变之后,又得到恢复正常或长寿的目的。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为主导。在蒙医学理论中阴阳,五元、三根、七素、三秽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的辨证理论基础。

      通过三年的跟师学习蒙医,认识到蒙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论体系独特,疗效可靠,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无论是在疾病防治还是保健养生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效果。蒙医学既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蒙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机会,珍惜时间,继续努力好好学习民族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参考文献

[1]宝山,元登,戴雪梅;萨病的诊疗[J].中国蒙医药,2015,10,12:45-47.

[2]博.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大全[M].赤峰:蒙古科技出版社,2001.17

[3]宇妥.元旦贡布.四部医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