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 4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潘梅珠1,赫英春2王兴祖3

  1. 泉州东南医院护理部,福建泉州,362017
  2.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福建泉州,362018
  3. 中国人民解放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检验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75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两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75例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8.75%;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2.57%,革兰氏阳性菌占比为27.97%,真菌占比为9.50%;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是否入住ICU、入住ICU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导尿管插管次数、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及种类均为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6d、住院时间>9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时间≥6d、住院时间>9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可依照该结论实施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管时间

受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影响,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老年患者机机组织功能发生变化,免疫功能减退,在住院时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疾病,主要因各种细菌经引流袋、导尿管外腔及内腔进入膀胱引起,多表现为尿路刺激或下腹触痛等症状[1]。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多伴有基础疾病,且抵抗力下降、社会活动能力降低,住院时长期卧床极易引发泌尿系感染,其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对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时可致使患者死亡[2]。相关研究显示,早期了解该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其发病率[3]。为明确引发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防控措施,本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入组标准:纳入标准:①因各种疾病进行住院治疗患者;②年龄为60~88岁,一般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严重器官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或生命体征不稳者;②入院前发生尿路感染者;③尿道畸形者;④住院期间死亡或相关资料不全者;⑤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其中女324例,男551例,年龄为60~88岁,平均年龄为(72.65±8.38)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两组。

1.2方法

1.2.1收集资料 采用信息化监控系统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监测和统计,并通过问卷及电子病历库收集患者早期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住院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2.2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定义及分组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中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确诊为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肾区叩痛、下腹触痛等症状,在高倍镜视野下,男性尿检白细胞≥5个,女性尿检白细胞≥10个,插导尿管患者需结合尿培养进行诊断。将875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

1.2.3检测指标 对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清洗消毒,通过无菌方式采集其尿液送检,采用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型号:VITEK MS)对其细菌种类进行鉴定。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组内比较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组间、组内比较采用n(%)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875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例数为100例,未发生例数为775例,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8.75%。

2.2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本研究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100例患者中,共鉴定出3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为27.97%;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2.57%;真菌占比为9.50%。见表1。

1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病原菌类别

菌株数

构成比(%)

革兰氏阳性菌

表皮葡萄球菌

38

10.61

屎肠球菌

25

6.98

粪肠球菌

18

5.03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2.00

其他

12

3.35

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95

26.54

肺炎克雷伯杆菌

58

16.20

铜绿假单胞菌

29

8.10

变形菌属

15

4.19

其他

27

7.54

真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

21

5.87

光滑假丝酵母菌

8

2.23

其他

5

1.40

2.3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是否入住ICU、入住ICU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导尿管插管次数、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均为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见表2。

2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875

因素

例数

发生组(n=100)

未发生组(n=775)

χ2

P

年龄(岁)

60~70

316

25(25.00)

291(37.55)

6.045

0.014

≥70

559

75(75.00)

484(62.45)

性别

551

59(59.00)

492(70.45)

0.764

0.382

324

41(41.00)

283(29.55)

脑血管疾病

438

73(73.00)

465(60.00)

6.321

0.012

337

27(27.00)

310(40.00)

心血管疾病

480

69(69.00)

411(53.03)

9.119

0.003

395

31(31.00)

364(46.97)

糖尿病

383

28(28.00)

355(45.81)

8.981

0.003

492

72(72.00)

420(54.19)

肾功能障碍疾病

624

79(79.00)

545(70.32)

7.642

0.006

251

21(21.00)

230(29.68)

其他疾病

286

30(30.00)

256(33.03)

8.708

0.003

589

70(70.00)

519(66.97)

住院时间(d)

≦9d

334

29(29.00)

305(39.35)

4.024

0.045

>9d

541

71(71.00)

470(60.65)

是否入住ICU

462

67(67.00)

395(50.97)

9.135

0.003

413

33(33.00)

380(49.03)

入住ICU时间(d)

≦3d

538

78(78.00)

460(59.35)

13.003

0.000

>3d

337

22(22.00)

315(40.65)

留置导尿管时间(d)

<6d

258

18(18.00)

240(30.97)

7.164

0.007

≥6d

617

82(82.00)

535(69.03)

导尿管插管次数(次)

<2次

634

83(83.00)

551(71.10)

6.288

0.012

≥2次

241

17(17.00)

224(28.90)

使用抗菌药物时间(d)

<7d

231

15(15.00)

216(27.87)

7.552

0.006

≥7d

644

85(85.00)

559(72.13)

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种)

<2种

307

21(21.00)

286(36.90)

9.835

0.002

≥2种

568

79(79.00)

489(63.10)

2.3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住院时间>9d、留置导管时间≥6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作为自变量,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作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6d、住院时间>9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3。

4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因素

β

S.E.

Waldχ2

P

OR

95%CI

留置导尿管时间≥6d

4.663

0.135

12.251

0.014

7.328

2.869~13.674

住院时间>9d

3.575

0.176

13.472

0.016

5.135

2.533~15.621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

1.235

0.283

3.636

0.028

4.182

1.307~8.859

肾功能障碍

1.076

0.367

5.935

0.023

3.763

2.325~6.308

3讨论

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后因留置导尿管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其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一旦住院很容易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如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加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其死亡风险

[5]。为改善老年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预后,为其护理提供指导,本研究选取87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3.1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情况

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率约为10.9%,仅次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居医院感染第三位。在本研究中,875例老年住院患者中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例数为100例,发生率为8.75%,这可能与选取研究对象时相关排除标准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会明显减弱,而当老年患者因病住院时,大部分患者需留置导尿管,一旦导尿管置入方法操作不当、护理质量较差、留置时间较长,各种病原菌很容易沿导管与尿道间隙进入膀胱,从而引发泌尿系感染[6]。此次研究中,共鉴定出3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2.57%,革兰氏阳性菌占比为27.97%,真菌占比为9.50%,这与既往相关研究结果相似[7]。因此,临床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可根据致病菌分布情况实施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

3.2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与留置导尿管时间密切相关,且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其感染率越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留置导尿管时间≥6d、住院时间>9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均为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老年住院患者身体免疫力明显减弱,泌尿系统防御功能下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于尿道内,可刺激尿道及膀胱,损伤尿道粘膜,破坏尿道生理环境,严重减弱中性粒细胞的抗菌能力;当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时,机体代谢功能减弱,尿液无法及时排泄,堆积膀胱中会产生大量毒性因子,增加泌尿系感染率;老年住院患者一般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时可能控制效果不佳,常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这很容易使耐药菌株产生,引发机体二重感染,因此临床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进行给药;此外,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说明病情越严重,机体恢复越慢,身体情况越差,从而加重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9-10]

3.3护理对策

为降低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程度,根据本研究中相关危险因素提出以下护理预防对策:(1)护理人员应充分知晓导尿管相关使用规范,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使用导尿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科学放置及护理导尿管,同时可每天对患者是否必要留置导尿管进行评估,确保早期拔除导尿管,避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而增加患者泌尿系感染风险;(2)及时评估患者肾功能障碍情况及其他基础疾病,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醒其及时用药,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3)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留意其尿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医师应根据患者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4)对患者饮食、生活、用药、疾病相关知识等进行指导和宣教,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采用有效措施改善其不良心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因长时间住院而引起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生[11]

综上所述,留置导尿管时间≥6d、住院时间>9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肾功能障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可依照该结论实施相关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岚,王晶晶,李静,等.目标管理方案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1):1655-1660.

[2]谢朝云,熊芸,李耀福,等.80岁以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9):1063-1066.

[3]薛梅平,王春樱,毕庆霞.泌尿外科尿管相关性感染的预见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2):117-119.

[4]杜志成.集束化干预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4):340-345.

[5]陈巧灵,马燕兰,唐家广,等.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4):2673-2679.

[6]夏莹,赵艳伟,杨慧,等.氯己定会阴护理预防高龄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4):598-601.

[7]柳文毅,张凌云,邹佳楠,等.老年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5):784-786.

[8]王文丽,朱政,彭德珍,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6):1473-1477.

[9]陈茹,张嫚,王洁.全麻术后转ICU的老年女性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及影响因素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31(2):160-163.

[10]鲁鑫,马亚敏,郭晓曼,等.普通外科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9):714-715.

[11]杜雪萍,陈婵玲,陈燕珣,等.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集束化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21,28(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