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王子悦 ,刘凤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 安徽省宿州市234000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转型,作为与现代经济、企业接轨的职业学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使命,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更好适应民航现代发展,服务于就业创业。本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实际教学教研能力,在面向就业的前提下,针对民航专业课程建设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就业;实践技能训练;高职;教育改革

前言:专业课程是学生对专业知识认知的基础,是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及个人发展而专门设计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随着现代知识更新和社会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对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展开深入讨论。

一、民航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提高学生对民航专业的认识

很多学生由于对民航专业的认识不全面,因此对学习有关民航专业的知识没有太大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鉴于此,教师要先让学生对民航专业有充分的了解和全方位的认识,学生才容易对民航专业产生学习兴趣。[1]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在民航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工作视频,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民航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学校也可以邀请做民航专业的校友或者往届毕业生回学校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帮助学生对民航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当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才会突破以往观念的限制,投入热情在学习中。

(二)模具钳工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民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民航输送人才,以此学校课程的实训内容应当与民航有关岗位要求相匹配。[2]。进入新时期以后,也要创新教学方法,不可以按照传统民航专业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授课。

二、民航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将课程实践项目化

在平时实训中教师要尽可能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了实现较高的模拟度,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课程实践项目化,借助与企业的合作把项目引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筛选、考核,选拔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入项目,在项目中的亲身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项目运转的整套流程,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工作中对员工都有哪些具体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反省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对教师进行激励,让每位教师选择学生组队,每位教师邀请相同数量的学生进入自己的项目中,然后进行比赛,给每位获胜的小组设置丰厚的奖励,让师生在比赛中齐心协力,双方的实际技能在比赛中都得到提升。[3]因为师生之间比较熟悉,相互协作时的默契度也会很高,所以这种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校企合作的不足。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民航专业课程,实训实操场地是学生们交流、共享知识和学习、掌握、磨练技能,以及项目协作的场所。但对于学校来说实训实操场地不仅如此,还是课程实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真正富含工作场景要素的环境,鼓励学生模拟工作场景,设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同时结合自身已有素养、技能、知识,即时设计解决方案,并努力去实现它。让学生再不断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得到从分的提高。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师生共同建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摒弃传统教师一人传授,不同学生共同靠各自的理解能力学习发展的环境。因此动手做与练是最重要的,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素养

民航行业本身属于服务性质较强的行业,其岗位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技术是基本要素,同时,工作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服务共情能力等等都是现代民航服务中的核心技能素养。因此民航专业课程实施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通过课程设计,强化场景模拟,让学生真正能提前接触行业、融入行业实际工作场景,迭代设计。智商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其本身不具有积极性。而情商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毅力、个性、行为、习惯等,其本身具有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各种真实的案例、演练,从基本素养提升学生素质,引领学生用情商调用智商的积极性,情商就是潜力,挖掘人的潜力激发学生智商,从而打破智力不平衡。

(四)依据市场中的人才需求,实施教学项目

检验人才最好的标准就是市场,人才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方能体现自身价值,当前民航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要想培养出有价值的人才,就必须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并且,在对民航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对市场需求有了全面的了解后,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保证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也要结合民航专业的培养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三、结语:总之,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改革目标,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党的方针为指针,落实好素质教育,把社会对民航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好课程改革,把以就业导向、学生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孙权,毛利,叶惠娟.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38-40.

[2]孙晓波.中国高职教育改革政策演进的底层逻辑分析与诠释[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02):91-98.

[3]匡娟,李碧云.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岗位实践改进的思路和对策——以某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品位·经典,2022(06):87-89+100.

[4]郭勇,孙井东,颜春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22(02):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