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

黄懿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在现代化的都市运输体系中,地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的减轻城市的拥堵和便捷。地铁因其便捷、舒适而受到旅客的欢迎。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客流很大。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有序、安全,必须选择合理的客运组织方式,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强化地铁客运的安全。本文探讨了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组织与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监管策略

1.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难点

1.1面对突发事件车站人员不足

随着用工性质的转变,线网部分车站在2020年逐渐进行改革,通过优化员工队伍,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对站点的工作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精简。这就导致了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人手不够的问题。车站进行了岗位优化,在工作人员削减的情况下,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预先的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1.2恶劣天气对地铁行车安全的影响

近几年,由于暴雨天气导致乘客雨伞、物品掉落到轨行区,对地铁交通的运行和后续的乘客运输组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雨伞掉落轨行区小则造成线路晚点,严重的话,会使雨伞与轨道相撞,引发火灾,损坏设施。如果是高峰时段,还会造成大量的列车延误,导致了乘客不能按时到达站台,造成安全隐患,后续的行车调整也会对车站的客流组织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乘客的紧急处理,确保行车和客运安全。此外,还需对地面上的积水进行及时清扫,并在站台上设置防滑板、铺上防滑布,防止乘客受伤。

1.3地铁站台的设备和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1)服务设施:是乘客在乘火车时所需的各类服务和设施。(2)服务用品:用于指导乘客的乘车活动,让乘客获得必要的客运、票务、安全等方面信息的小画框、宣传贴纸、列车看板等。(3)资源经营设施:是在地铁资源经营中心所管理的区域内,具备商业性赢利性的设施。这种设备包括固定的和临时的,在采取固定的服务设施和设备的时候,要兼顾到站点的后续乘客运输安排和对站点的安全的影响。在启用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在站点的布置和利用,以免对站点的人流造成干扰,并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监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并向乘客提供维修,降低对乘客的伤害;用完后要立即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

1.4如何有效开展客流组织工作

在客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使交通运输的组织和运行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如何提高行车组织效率成为了地铁急需解决的难题,是目前城市地铁交通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的客流管控和突发情况的管控,都是要根据每个站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客流管控期间,要强化对乘客的疏导工作,确保乘客进出车站秩序平稳,上下车过程中避免发生夹带、避免乘客冲门的行为。在实施了人流管控后,依然不能有效地减缓人流的发展势头时,必须适时启动线控、网控等客流控制措施,确保乘客的安全。

2.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监管策略

2.1构建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地铁要契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建立起一套安全、稳定的运行机制。地铁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督促广大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种重大风险源进行全面排查,排除安全风险,规范安全生产,确保各项生产环节符合相关法律标准,提高安全运营管理水平。

2.2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

日常工作中,以周为单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总结会议,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员工要积极学习,加强自身的安全观念,随时处于最好的状况,当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评估,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地铁客运运营中,还可以通过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和评估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素质。

2.3构建完善地铁客运应急预案体系

通过应急预案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按照应急方案进行相应的撤离,从而达到“有准备、有方案”的目的。其中,对城市地铁交通存在的各种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处理方案。预案中需要囊括具体预测、预警报警、处理、结束、善后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方案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相联系。这样,在紧急情况下,所有人均可以按照预案实施,突出各个部门的功能与责任。运用科学化的手段,分析城市地铁交通事故预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保证城市地铁交通的应急预案能够满足地铁客运的安全管理要求。此外,在建立紧急计划系统时,要保证组织的合理,保证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保障上下部门预案的完整性,从而提升管理的协调性。然后,根据现实的需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对应急方案的使用,从而保证了方案的执行。要加强对乘客列车安全事故的常规排练,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意识。

2.4创建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

针对此次事件的控制和防治,在实际的监管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地铁交通的监测和巡查。同时,通过对地铁站点和列车进行重点监测,保证在地铁交通中设置合适的监测设施,为地铁乘客进行反恐监测奠定了坚实的依据。比如:在地铁进站口、检票口和售票机上安装智能摄像机,实现面部识别,便于预警和防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完善反恐方案,尤其是地铁安检流程。若未进行全面的安检,可能导致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侵入,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强化安检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确保安检工作的有效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地铁反恐工作的提升,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2.5制定安全工作标准

地铁应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实现运行有序,提高运行效率。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遵守工作规程,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防止发生安全事件。与此同时,地铁要注重预防各类运营事故,提高对交通的安全性。在地铁运行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精心维护,做好施工准备,以达到对地铁运行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结束语

因此,安全是地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的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地铁安全管理中,有些重要问题的存在对地铁客运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治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轨道交通客运环境,有效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高旅客的综合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使国家地铁事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景.地铁突发大客流客运安全组织工作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21(05):177-178.

[2]王锐.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研究[J].人民交通,2019(06):70+72.

[3]陈炜.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解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57.

[4]杨艳婷.地铁客运组织安全及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6):162-163.

[5]黄明华.关于广州地铁区庄站客运安全关键点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2):121-122.

[6]秦健桃.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148-150.

[7]李亚.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