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银环

(瑞安市中医院,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他克莫司治疗)和实验组(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实验组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对改善患者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指标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小剂量他克莫司;雷公藤多苷片;特发性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1],该病无法彻底根治,治疗难度系数高,以较多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沉积为显著特征[2],为研究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应用效果,现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41-75岁,平均(55.26±5.24)岁,平均病程(1.37±0.52)年;实验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42-73岁,平均(55.78±5.45)岁,平均病程(1.23±0.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有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研究协议书;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排除标准:小剂量他克莫司或雷公藤多苷片药物过敏者;精神或语言障碍患者;近期使用肾病药物者;资料不全及不配合者。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如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等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治疗,于餐前1h口服他克莫司(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50101),初始剂量0.1mg/(kg.d),血药浓度维持在5-10ng/mL,2次/d,注意间隔12h。治疗6个月后,结合患者个体差异逐步减少剂量,维持血药浓度2-5ng/mL。

实验组给予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于餐前1h口服他克莫司,初始剂量0.05mg/(kg.d),7d后血药浓度维持在2-5ng/mL。于餐前口服雷公藤多苷片(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2021212),20mg/次,3次/d,治疗6个月后,结合个体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剂量,一直至停药。

1.3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1)显效:患者水肿、肾功能状况、24h尿蛋白定量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水肿、肾功能状况、24h尿蛋白定量有一定改善;(3)无效:以上两项均未达到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脊髓抑制、转氨酶升高、消化道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25

8(32.00)

936.00)

832.00)

1768.00)

实验组

25

1352.00)

7(28.00)

520.00)

2080.00)

χ2

3.253

P值

0.037

2.2 两组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指标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n)

三酰甘油(mmol/L)

24h尿蛋白定量(g)

白蛋白(g/L)

对照组

25

8.28±0.37

1.96±0.25

18.36±0.77

实验组

25

7.89±0.89

0.93±0.13

31.25±0.63

t值

2.023

18.277

64.781

P值

0.049

0.000

0.000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见消化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脊髓抑制1例、转氨酶升高2例、消化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T值=4.153,P值=0.042,P<0.05。

3讨论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水肿、高血压等[3]。约75%以上患者病情迁延难愈,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少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坏愈加严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以达到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并防止感染导致病情复发。目前广泛应用的治疗药物有环孢素A、环磷酰胺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4]。他克莫司是一种大环内酯类的免疫抑制剂,对细胞活化或增殖起抑制作用,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能起到抗炎抗过敏效果,但单一用药副作用较大,在停药后易复发。雷公藤多苷片可抑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5],具有良好的抗炎功能,可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但单独使用会对生殖、肝脏系统造成伤害。二者联合用药靶点治疗不仅效果持久显著,还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作用效果持久。

参考文献
[1]颜思诗, 徐佶, 邱君飞,等.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 000(1):2.

[2]熊智慧, 黄新艳.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多靶点辅助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25):2.

[3]陈玉灵, 申鹏, 孙丹丹.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对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 35(3):3.

[4]崔金艳, 李洁.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5):4.

[5]张建强, 魏亚非, 胡建敏,等. 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6(5):8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