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建议

周议

身份证:43042319880420511X

摘要:新时期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额大,施工内容及要求逐渐规范化,施工过程中各项检查较多,施工工期也在不断压缩,这就对整个建设周期的投资控制提出了比较高的管理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系统的全面运用,可以较好的控制项目开发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过程各项程序合法合规,并尽可能的控制项目投资,达到预期的项目投资效益。本篇将对过程跟踪审计的作用加以阐述,并对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处理建议进行简明的论述。

关键词:投资控制;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预警及控制

引言

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利用独立的第三方单位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过程招标、建设进度、变更签证、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及风险预警,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控与评估,以保障国家、企业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合法权益,正确管理并如实反馈项目工程造价情况,提高管理能力和廉政水平,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本文以某物流港项目的过程审计工作为基点,重点论述以投资控制为核心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所遇到的问题及后续处理建议。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作用

1.1及时预警项目风险

全过程跟踪审计,其关键工作在于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的跟踪,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如果出现管理失控,比如,投资失控、进度滞后、较大管理漏洞及风险、不合理不合规的管理动作等,都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高层领导,并尽可能在问题的前期及过程中进行处理,减少项目的风险积累。

1.2让集团及总部的制度落实到位

全过程跟踪审计,会重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子公司、项目公司等对公司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未按制度要求执行、违反制度规定的动作在过程管理中以监管意见的形式提出来,督促及整改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1.3让基层管理更廉洁高效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执行到一段时间后,基层管理者会更加规范自身的管理工作,在招标投标、合约定价、变更签证的签署、进度款的审批等等关键动作上更加注重廉洁高效,如果稍微滞后,就可能会被反馈到高层领导,让其感受到来自总部的监管。

1.4完善整个集团的管理制度

全过程跟踪审计,因在执行过程中会不断碰撞各种问题,第三方单位也会在执行的过程中提出对于集团制度的完善建议,去除不合理的规定、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动作、优化管理流程、去除分子公司与集团公司制度不一致的地方、完善制度中的细节等等。

2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常见问题

2.1项目前期对合约规划的设置不合理

合约规划作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其合理设置非常重要,过程审计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公司在前期阶段该工作均未按制度要求做到位,以至于出现合约规划中存在不少合约缺项,招标计划安排不合理,目标成本预估偏差较大等问题。

2.2招标图纸深度不够

招标图纸深度不够为目前工程中较常见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图纸不断调整、方案不确定、图纸不完善等等原因导致后续变更数量多,金额大,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及投资控制的难度。比如常见的有基础方案与地勘匹配度不高、主材的选择与当地供应情况等。

2.3工程量清单质量较差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投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招标工作中,除了招标文件的合理设定外,招标工程量清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项目管理的难度及管理的工作量。比如在本项目中,存在较大漏项:地坪垫层项目特征描述漏记、高支模支架列项模糊且标底价不合理、防火涂料列项重复等,存在较大漏洞,增加了过程管理的变更工作量、双方争议协商工作量、清标工作无法清出不平衡报价等,甚至拉长了结算的周期,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协调及谈判。

2.4低价中标但结算时恶意提出不合理的争议

招投标工作属于大宗采购行为,其评定标及中标人的选择就非常关键,在确定中标候选人的时候,就不能仅仅考虑低价这一个维度。在项目管理过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大品牌的施工企业,其技术标已有相当优势,商务标在进行低价策略,必然在评标过程中排名靠前。一开始各项招标澄清工作也毫无异常,但在中标后,为了弥补低价的缺口,必然要在变更签证及合同争议中寻求一切可以突破的地方来增加造价。以至于演化到曲解合同条款、不认可清单规范计算规则、不认可措施包干报价等恶意争议的情况,如某项目合同额5亿,争议金额达到约6650万元[1]

2.5项目管理人员不配合

实施了过程跟踪审计的项目,对于基层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定期的检查,资料的提交,问题的质疑及回复,各项工作的督促,必然增加了其工作量,导致抵触情绪。在过程审计前期阶段,抵触情绪尤为明显。常规表现为,回复不及时、资料提交不及时或者不完整、项目反馈情况不完整、提交的资料为过程版本等等。

3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建议

3.1加强对合约规划的审批及落实

建议项目前期阶段,结合项目估算或者可研报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约规划进行合理的设置,收集类似项目及已完工项目的历史数据,完善合约规划管理制度和项目成本历史数据库,让每一个合约的造价及计划招标时间符合项目的开发要求。

3.2加强对设计图纸质量的管理

设计图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清单的编制效率,甚至影响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议设计部门在新项目设计时结合前期类似项目出现的变更及问题,尽可能避免同类问题;对基础及地基处理方案的论证、选材,应结合当地情况;尽可能减少工程变更。

3.3加强对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

建议项目聘请全过程咨询单位的节点应尽可能提前,在整个过程中对清单的质量控制,重计量完成的及时性,工程变更的时效性等关键工作把关。由全过程咨询单位编制招标清单,会考虑到过程造价控制和结算管理,会更加重视招标清单的编制质量,主动避免漏项及较大错量。因大量合同争议及管理问题,都和招标清单的完整性、准确性息息相关。如提高招标工程量清单质量,会极大地减少后续的争议[2]

3.4提高招标清单的质量

清单计价规范明确了清单的准确性方面的风险,根据约定由发包人承担,即使在条款中约定包干,造价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时,后期必然产生争议。为此,有些国企单位,在招标阶段,不但有全过程造价单位编制,还单独委托一家预算审核单位,背对背编制预算,再进行核对。极大地提高了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图纸问题的审查也更加全面,控制价编制更加合理。容易在清标中评定出投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及不合理报价。该改进措施投入较少(一个项目约增加投入几十万,增加时间10天左右),但极大提高项目合约管理质量。

3.5做好与基层管理人员的协调工作

过程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合,该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一方面需要集团总公司的重视及支持,另一方面过程审计单位应该合理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者,而是监督者。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多与基层管理者沟通,过程审计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助力项目安全可控的完成,过程审计工作也是为了发现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而不是所谓的“找茬”。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一些困惑,及时给与解决建议,尽可能规避问题的发生,同时与基层管理人员建立互帮互助的良性关系[3]

4结语

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要重视于对全过程跟踪性审计的研究和运用,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监管力度和重点进行调整和指导,通过对各关键点的全面把控和监管,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并确保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舒. 跟踪审计下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研讨[J]. 经营管理者, 2017(27):344.

[2] 杜万良. 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 区域治理, 2020.

[3] 马永生. 建筑工程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000(035):4191-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