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建筑项目挡墙施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浅谈山地建筑项目挡墙施工方法

姜金林  ,朱远杰 ,马燚  ,唐豪 ,古月鑫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和高效的发展。基础建设中不论公路、桥梁,都离不开支护结构,挡土墙作为一种支护结构,在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关键词:挡墙;施工;做法;技术;经济

引言

现在,挡墙主要施工形式还是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石头挡墙,人工浆砌石头是重体力技术活,因技术工人短缺、工人年龄偏大、石料开采限制严格、石材不规则等原因,导致砌筑困难、施工质量低,再加上相同质量的水泥和砂子组成的砂浆抗压强度低于增加了石子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有必要采用加模水泥混凝土砌筑石头挡墙的作法。

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

由模板、底支撑、下支撑、内支撑、上支撑、外支撑组成。模板。可由木模、钢模、塑料、复合材料组成,当模板强度不足时可加外肋。模板高于分段施工层高。底支撑。在基础采用预留孔洞内插入复合材料、木方或钢材固定外支撑,进而固定模板不外移。下支撑。采用复合材料、木方或钢材等,连接固定外支撑。内支撑。采用木方,两端锯成与挡墙坡度相同的斜面,长度与此处挡墙同宽,固定模板不内移;内支撑下表面为层高段上表面,控制施工高度。上支撑。采用复合材料、木方或钢材等,连接固定内支撑、外支撑。外支撑。采用复合材料、木方或钢材等,连接上支撑、底支撑,固定模板不外移。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施工工艺流程

浆砌片石基础→浆砌片石墙身→混凝土肋带→片石混凝土加强体→沉降缝→伸缩缝→砌体外露面修整勾缝→灰缝预留→泄水孔→顶面找平→顶面找平。

2.2浆砌片石基础

①选择质量合格的片石和中粗砂,砂浆采用拌合机按配合比进行拌和。②复核各部尺寸,并在基坑四周标注基础顶面标高的控制桩,给拉线控制基础顶面的标高提供便利。砌筑前,首先开挖凸榫基坑,再对凸榫进行砌筑,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基础砌筑。③基础砌筑时,针对厚度情况,可分为两层或三层,每层厚度控制在30-35cm,每层顶面,均不需要找平,基础交错便于连成一体。④砌筑时,要保证接缝密实,不能出现砂浆不饱满或空洞的现象。⑤每段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量测并固定好沉降缝的位置,在砌筑沉降缝时,可以采用沥青麻絮混合物隔开。⑥砌筑完成后,用石灰土将基坑四周回填好并夯实,夯实可用震动打夯机,检测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

2.3浆砌片石墙身

①基础砌筑完毕后,且经过自检,基础顶面标高、几何尺寸均满足设计要求,即可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进③坡面先挂线,施工中,重点关注挂线样板位置、基础与墙身沉降缝的位置、墙身平面位置以及外侧坡度是否保持一致。④片石砌筑前,基坑、坡面开挖沟槽的两侧、底面需整平夯实。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施工,通常伸缩缝位置与分段处在同一位置。各分层之间的片石砌缝要找平,上下分层之间应注意错开、不可贯通。先均匀摊铺2cm厚M10水泥砂浆在基坑和坡面沟槽底上,然后将片石放置好,较大的片石放下层且大面朝下砌筑,选用尺寸和形状合适的片石,有尖锐突出部分的不可以采用,2cm的砌缝宽度,外露面要选取较平整、较大的石块,石块使用前需洒水保持其湿润,砌下层及角隅片石不能偏小,不能竖立片石,石料挤浆切不可无砂浆紧贴,不能有假缝且宽度一致。砌筑中,三角缝小于等于70mm;表面砌缝宽度小于40mm;在每砌筑至1.2m高度时初步找平一次。在填缝部分要减小砌缝,砌缝较宽时可以通过塞填小石块减小砌缝。若发现砌缝开裂、石块松动等问题,及时拆除石块,清理并跟换垫层砂浆及砌缝砂浆,重新铺砌石块。

3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要点

3.1模块面板预制

预制模板应采用钢模(根据设计模块尺寸定制),预制过程除常规注意事项外,针对带筋模块预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模板制作:按设计尺寸及形状要求定作预制块模板,且要拆装方便;②预制带筋模块:预埋格栅尺寸裁剪要求宽度为模块正面宽度,长度应留有两整孔长度,插筋前应用最大粗粒径为2cm的C30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插筋后应采用最大粒径为0.5cm的C30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③无筋及预埋排水孔模块制作:此类模块预制较为简单,但要按照设计图纸计算无筋模块、排水模块数量,避免超量预制导致浪费;④脱模养生,不少于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天数。

3.2基础开挖及处理

加筋土挡墙虽为填方段防护结构,考虑开挖后高边坡安全等因素,一般基础开挖量较大,基础开挖前应合理规划基础开挖土方存放点,便于后期回填。按照设计坡比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通过测量计算C30混凝土条形基础是否满足埋深(≥0.6m)及护脚宽度(≥1m)要求,若不满足应及时联系设计进行基底标高调整。基地碾压整平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若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应按边坡防护高度分类进行地基换填处理。设计文件根据防护高度的不同在回填料中铺设不同层数的双向EG3030格栅,格栅应水平铺设,不宜重叠(以防减少拉筋与填土的摩擦力),横向两自由端用U型钉或木楔固定一端后,进行张拉(格栅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扭结等),再将另一自由端进行固定,换填料摊铺碾压应从中间向两侧进行。

3.3基础施工

最低层条形基础是受应力最大部位,确保基础施工质量是加筋土结构稳定的关键。条形基础模板安装加固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浇筑振捣振捣棒应快插慢提,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加筋土挡墙在与结构物相邻处设置沉降缝,其余部分应保证10m~15m范围设置一道沉降缝,并结合考虑混凝土条型基础错台要求。

3.4模块面板安装

待预制模块及条形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砌筑所用砂浆砂子应过筛处理,避免模块与条形基础预留槽不能很好咬合。满足条件后,即可安装第一层面板模块,安装时应坐浆轻放,切忌碰撞,有裂缝、缺陷及外侧光洁度欠佳者严禁使用。模块安装就位后,根据竖向、横向坡比要求进行模块调整。相邻面板的错位用砂浆调整,严禁采用坚硬石子或铁片支垫;水平误差及前后错位应及时解决,不能累计安装若干层厚总调整。

3.5临水挡墙基础换填法施工控制要点

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沿江挡土墙地基换填法的施工控制要点。1)换填料通常采用碎石、卵石、粗砂、砾石等,更换填料时应保证,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且不易受地下水的渗透作用而发生损坏。2)基坑开挖质量控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开挖高度,不能对换填面以下的软土进行干扰,在开挖高度以上预留20~30cm的土壤,并在更换填土前进行人工清除。3)用碎石作换填时,必须在基坑底铺上1个15cm厚的砂垫层,并用木夯夯实,不可用搅拌机打桩,否则会对地基上的软土造成损害。4)垫层应设在同一水平面,如不同位置的换填深度有差异,则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即换填深较深的部分,然后进行换填较浅的部分;在更换深度改变的位置,开挖变形段为阶梯形,每级宽0.5~1.0m,并在接头处进行加固处理。5)回填的压实质量要严格控制,回填应按分层回填,回填的厚度一般在0.3~0.5m,然后在回填后用振动或碾压方法进行压实,在下层压实后才能开始上覆填料。

结束语

加筋土挡墙结构理论优点较为突出,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工作性状复杂、专业性强、各部位混凝土累计养护间歇时间长、质量控制量化指标较少等因素影响,导致加筋土挡墙优点淡化,相反成为制约施工进度、质量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不同工种、不同工序的交叉、平行作业,避免窝工、待工现象发生,同时减少混凝土累计养护间歇时间。质量控制环节应明确质量控制侧重点,优化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拟定项目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熟悉加筋土挡墙施工工艺、掌控质量控制要点对后期施工有着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新林,杜璐,王新刚.导管法灌注水下大体量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C]//.2021年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1:241-244.DOI:10.26914/c.cnkihy.2021.066185.

[2]底晓惠.公路路基防护MSE挡墙设计施工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21(35):26-27.

[3]顾中华.挡墙施工次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21(09):12-15.

[4]郁董凯,邵帅.城市河道阶梯式生态砌块挡墙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1,28(09):54-56.

[5]李忠校.浅析桩板挡墙拆除施工重难点[J].中国公路,2021(1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