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和模式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和模式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于钊霖,刘晓琪,王松禹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2

  摘要: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一个制造企业的重点,也是整个企业运转的龙头,生产计划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生产中的各项资源,包括人、机、料、法、环等,通过策划与安排使所有资源能够有效地协同与配合,最大化的利用各项资源,最小化的成本将产品制造完成,因此生产计划的策划尤为关键。很多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生产计划的重要性,但苦于方法、手段、数据等方面的限制,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计划编排模式。为了实现数字化精益企业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和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度剖析,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生产计划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两化融合 生产计划管理  转型升级  数字化 精益

引言

在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背景下,随着各条精益产线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公司由老厂区搬迁到新厂区为契机,对生产管理体系与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是公司适应新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计划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生产管理的质量。借助信息化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可以有效推动计划管理体系和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延伸计划管理,拉动各个业务单元

传统的储备式计划管理,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对定型产品的产量进行预测后采用储备式管理,通过拉在制的方式进行储备,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交货期,但也造成大量生产资金占用、客户个性化改造不便和各种浪费,也无法按项目进行管理和统计。随着面向顾客的项目制管理思想日益深入,以“守住合同为底线、合理平衡在制”作为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向项目管理前伸、向供应链管理后延,实现“计划一体化管控”:即向上承接市场合同需求和项目计划,向下指导物流采购与配送以及自制件生产;对外做好供应商计划管控精准协同,对内做好需求与执行的衔接及财务成本核算,加强生产部与各部门间的横向协同,拉动各个业务单元,使计划链条更加完整。

二、从围绕产品的计划管控向“业务财务一体化”为核心的计划管控模式转变

传统的计划管理不具备财务属性,无法实现与财务会计核算、成本计算、财务分析等方面的集成,无法顺应“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的主流趋势。借力SAP系统、通过项目需求的传递,使生产与财务集成。通过生产订单向财务实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等消耗,监测记录生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工费成本),并通过工作号按项目归集,实现自动统计项目成本和单车成本,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解决“项目和单车成本算不清”的问题,为后续改善提供依据,实现管控生产过程的同时管控生产成本。

三、计划管理由业务管理向数据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型

传统的计划管理对生产数据管理的覆盖度不足,准确度不高,自制件“多投、少投、错投”、外购件“多买、少买、错买”的现象时常发生,经常造成产线中断。因此,生产部协同工艺工程部、物流中心组织各生产单位共同治理已上线车型的物料BOM主数据,通过校对编码、行程、定额,减少“一码多物”、“错码”、“无码”等异常情况,建立生产单位反馈和纠错机制,以“三个一”为原则,即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源唯一,从设计源头对BOM主数据进行及时修改,逐步减少各个信息化系统数据的不统一现象,保证数据库的同一性,为日后各系统数据全面贯通打下基础。生产管理者依据同一套BOM数据,进行生产事前全覆盖精准管理,逐渐摆脱“事后救火式组织”的模式。

四、计划管理融入PLM-SAP-MES为主线的信息化体系

传统的计划管理软件为单机版软件,与其它系统无法贯通,形成信息孤岛。而新的计划管理模式,依托SAP系统PP计划管理模块,率先将部分车型的计划管理融入SAP平台中,以SAP为核心对各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串联,建立以PLM-SAP-MES平台为主线的信息化体系。以SAP、MES系统与PLM数据保持一致性作为前提,SAP系统生产订单与MES系统作业订单无缝衔接,实现计划传递、报工反馈的自动同步,杜绝重复录入减少不必要工作量,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实现数据共享。生产计划通过PP模块自动同步下发至MES系统中,各生产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制件入库、生产报工等操作,已实现通过MES系统自动同步回写至SAP系统,减少重复录入。

五、增加计划的制造属性,驱动精益物流配送,拉动精益产线联动,实现平准化生产

传统的公司月度作业计划(大纲)虽然规划至“日”,但仍只具备指导属性,不具备制造属性,各生产单位的作业计划无法承接,无法对现场及计划进行精准把控和有效安排操作者,也无法指导物流进行精准配送。

通过MES系统的应用,解决上述问题。各生产单位在接受到PP的指导性作业计划建议后,在MES中进一步详细分解到各工作中心,经过生产部审核整理后下发,实现生产过程的“五化”,即准时化生产、准时化配送、精准化派工、精准化报工、精准化统计,最终实现平准化生产。

此外,传统的生产计划无法直接驱动物流中心实现准时化一级配送管理,而是通过各生产单位打票领料的落后方式进行物料领取,存在“物料随便送”的现象,而由各生产单位进行库房二次管理和“短线管理”,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而,依托MES系统,通过生产部审核下发的“四日计划”,驱动物流中心实现物料按工位进行一级配送,精准识别四日缺料并作出预警判断,通过“齐套性”确认,减少开工异常,进而实现精准物流配送。通过线上库存管理预警判断的“事先管理”,逐渐摆脱开工过程中“提短线”的“事中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结论

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伴随未来旅顺新厂区信息化工具覆盖度和数字化应用的逐步增加,以有效性为前提,通过对生产计划管理的不断优化和思考,促进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助力公司逐步实现数字化精益企业的转型升级。于钊霖,(1995-),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