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集电线路绝缘引流线及电缆头优化方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6
/ 2

35kV集电线路绝缘引流线及电缆头优化方案探究

刘飞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单位省市:甘肃省兰州市 单位邮编:730046

摘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基础建设就包括集电线路施工,由于能源大动脉--集电线路密集,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影响其更好发展。基于此,该文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要点及进行阐述。

1.加装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

1.1引流线发生断裂及脱落原因分析

我公司最早建设的风电场,场内集电线路运行10年之久,自2012年开始首次并网发电开始每年时有因B相绝缘引下线脱落造成造成短路引起集电线路跳闸事件的发生。因为干河口第六风电场89基集电线路杆塔采用锥形杆,导致相间距离过近,所以B相引下线采用绝缘铝导线。因引下线采用的是绝缘铝导线且引线过长且自身重量过重,致使线夹处承重增大,在大风天气下摆动过程中,全部交变应力集中于短短的10cm线夹处,容易致使引流线发生断裂及脱落。为杜绝或减少35kV集电线路事故发生的概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走访考察相邻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大量查找相关技术标准,发现PVC材质的预绞式T型接续条比金属材质的预绞式T型接续条更加的符合现场实际生产要求,综合各种原因后决定在35kV集电线路定期检修时对干河口第六风电场集电线路89基锥形杆B相绝缘引下线进行技术改造。

1.2技术改造原理及性能指标

原理是利用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具有结构简单、握力大、电阻极小等特点(拉力≧220㎏)在89基锥形杆B相绝缘引下线与架空钢芯铝绞线处加装两种不同型号的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66组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35mm-120/20mm²、32组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35mm-185/30mm²),此技术能够确保接续条在大风天气下能够牢牢的抓住引下线,从而减少引下线断裂及脱落现象引发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的概率,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1.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通过对架空线引下线处加装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使绝缘电缆能够在大风等天气下不易断裂及脱落;且如发生绝缘导线断裂时,由接续条牢牢的抓死断裂的绝缘导线防止其脱落发生相间短路,造成集电线路跳闸事件的发生。

1.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与安全性

此技术改造简单,已在干河口第六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安装使用,运行至今已有半年时间效果良好;此技术适用于所有35kV集电线路引下线;此备件安全性能良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安装完成后不需要再次进行操作,只需在定期线路检修时对接续条进行例行检查紧固即可。

2. 35kV集电线路门型杆引流线加装背板技术应用

2.1引流线在线夹(或线鼻子)尾部发生断裂原因分析

安北第六风电场A区200.5MW项目,安装117台风力发电机组,其中上海电气W2000C-93-70型风力发电机组50台,联合动力UP82-1500型风力发电机组67台,集电线路采用12回35KV架空线路。风电场所发出的电能以12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安马变330KV变电站,经变电站主变升压至330KV后再以1回330KV线路接入750KV莫高变。

根据对往年引流线断裂及现场门型杆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箱变穿墙套管至隔离开关处引流线断裂原因为纯铝绝缘导线作为引流线,在大风天气下摆动,交变应力集中于引流线和箱变穿墙套管及隔离开关连接线夹纯铝导线处,且引流线在剥绝缘层施工时均对纯铝绝缘导线外圈线芯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致使引流线在线夹(或线鼻子)尾部发生断裂,且纯铝绝缘导线内无钢芯,更容易发生断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经济性方面出发考虑,对安北第六风电场箱变穿墙套管至隔离开关处引流线进行加固改造。

2.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根据现场绝缘铝导线线径及线鼻子(或线夹)的尺寸,设计加工扁铁背板(图一),使用U型螺栓连接纯铝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和线夹(或线鼻子),释放线夹(或线鼻子)和导线连接点的交变应力,加固导线和线夹(或线鼻子)的连接强度,从而有效解决引流线断裂问题(图二)。

图一:扁铁背板加工尺寸图

通过对箱变穿墙套管至隔离开关处引流线两端加装扁铁背板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引流线断裂问题,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年度安全目标顺利实现,同时提升电能输送能力,不因引流线断裂造成电量损失及维修费的增加。

2.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一是防止35kV集电线路门型杆引流线断裂是引起35kV集电线路跳闸,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公司年度安全目标顺利实现。二是提升电能输送能力,不因引流线断裂造成电量损失及维修费的增加。

2.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与安全性

2.4.1引流线加装背板技术已在安北第六风电场开展,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行观察,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2.4.2此技术适用于所有箱变穿墙套管至隔离开关处引流线通过线鼻子或线夹连接的35kV集电线路。

2.4.3现场对扁铁背板连接强度进行拉力试验,将两段导线试验扁铁背板连接,试验U型螺栓进行加固,进行拉力测试,导线绝缘层不受损,U型螺栓不变形,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结语:

总之,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好其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重视其质量控制的工作,同时,还要不断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保障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促进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在加装PVC预绞式T型接续条改造后,通过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观察此技术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实现了设计初衷,满足现场工作要求。根据观察集电线路门型杆引流线加装背板在改造后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可以实现设计初衷,满足现场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易辉等.架空输电线路检测技术导则[DL/T1367-]2014.

[2]彭波.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十八项电网重大事故反事故措施[2018修订版].28-36

[[3]王立志.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