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分析

张鸣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区  201700

【摘要】目的对比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诊断效力。方法:在我院骨科选取4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MR扫描及CT检查。选取时间: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MR扫描对各类型膝关节损伤检出人数均高于CT检查;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对比CT检查,MR扫描技术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关键词】MR扫描技术;CT检查;膝关节外伤;骨科

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关节,该关节构造也相对复杂,在维持人类站立、行走等多项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膝关节外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故膝关节外伤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若长时间未得到有效干预,会引起周围多块肌肉肌力下降,从导致肌肉费用性萎缩,最终引发残疾,故对于该疾病需要秉持着早诊断、早治疗原则,防止疾病恶化对患者造成更严重影响。膝关节外伤的损伤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骨质、韧带、半月板损伤、关节囊积液等,因此损伤后精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判断损伤类型、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应用于膝关节外伤的检查包括MR扫描、CT扫描、关节镜检查等,但对于各项检查的检查效力尚未有准确的标准[3]。有研究发现MR扫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具诊断价值,具有更高的检查准确率,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依据[4]。鉴于此,本次研究甄选出40例样本对比MR扫描检查及CT扫描检查的实际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筛选,甄选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5-60(47.25±10.96)岁。纳入样本均是急性膝关节外伤患者,病历资料均符合本次研究需求;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膝关节损伤。

1.2方法

全部40例患者均进行MR及CT扫描检查,检查完成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查步骤大致如下:

MR扫描技术:仪器采用联影3.0T,检查时嘱咐患者尽可能伸直膝关节,运用FSE、SE、GRE、STIR序列对膝关节进行检查。

CT检查:仪器选用为64排螺旋CT;参数设置:矩阵512×512,电压120KV。检查时指导患者始终保持与仰卧位,不可随意转变体位,将患者双下肢置于扫描架正中,扫描范围大致以膝关节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进行重建层厚5毫米、间隔5毫米的横断扫描。

1.3观察指

对比两种检查技术的检查效力,包括骨质、韧带、半月板损伤、关节囊积液的检查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种检查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检查效力

MR扫描对类型膝关节损伤检出例数均高于CT检查;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检查效力比较(例)

检查方式

例数

骨质损伤

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

关节囊积液

总检出率(%)

CT检查

n=40

8(20.00)

9(22.50)

10(25.00)

4(10.00)

31(77.5)

MR扫描

n=40

10(25.00)

11(27.50)

12(30.00)

5(12.50)

38(95.00)

х2

/

/

/

/

/

5.165

P

/

/

/

/

/

0.023

3讨论

膝关节外伤是骨科最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好发于长期运动、长期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原因在于该类人群膝关节长期处于压迫及高强度的运动的状态,当压力超过膝关节组织承受范围时即可引发膝关节损伤,该病理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学习及工作,故对于该损伤的病理诊断及治疗的实施已成为骨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5]

MR扫描技术与CT检查是临床应用于检查膝关节外伤的两种常见检查,其中CT检查的原理是通过X射线在胶片上进行显影,但膝关节内构造复杂,存在部分组织为纤维软骨,例如半月板,X射线检查是能够透过该类组织,故该检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多作为膝关节外伤的辅助检查。有研究发现对比CT检查,MR扫描的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清晰的对骨关节损伤类型进行判断[6]。本次研究对比上述两种检查的实际诊断效果,结果如下:MR扫描对类型膝关节损伤检出例数均高于CT检查;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两种检查结果发生差异的原因在于,MR扫描技术应用氢原子共振产生大量磁性信号的原理,这种信号会更具膝关节内的组织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像学改变,该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清晰度高、无电离辐射等优点,故该检查能更加适应膝关节内复杂的结构;另外MR扫描可进行多方位成像,包括矢状、冠状、横断等多个层面,故其对关节内软组织的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综上所述,MR扫描技术较CT检查在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中更具优势,能更清晰对膝关节内软组织进行扫描,具有更高的检查效力。

参考文献

[1]何金华,龙世亮,王洁茹.急性膝关节外伤应用MR扫描技术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9):50-52.

[2]杨书伟.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85-86.

[3]张大波,邱迎伟,谢井文,等.MR扫描技术与CT在膝关节外伤应用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5):45-46.

[4]龙丽珍,陈松,卢升陨,等.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8):76-77.

[5]黄佑科.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临床比较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4):96-97.

[6]张贵荣,周永怀.研究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与CT检查对急性膝关节外伤的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