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7
/ 3

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分析

张光只

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人民政府  455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速发展,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当前相关部门研讨的重要课题。科学技术的融入,使农业种植技术与产量得以优化,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更为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让农民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可进一步增加农业产量,使得农产品的需求量可满足供给条件,对推动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依据加以阐述,进而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性地从提高农技人员的道德素养、建构完善的农技推广制度、切入信息化推广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指导方法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作物生产总值高于农业产值,由此可看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目前,虽然我国农业技术取得了全面性的发展,但其推广方式还有待于提高。因此,农业部应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并通过“互联网+”运营模式,整合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促使农民可深度掌握丰厚的科学知识,让农民的农耕技术得以提升,从而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生产总值。除此之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制约性,进而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为此农业部应关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渠道,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到农耕中,以此可扩宽农民的创收与增收空间。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一)推广经费短缺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虽我国财政部对地方农业部进行了拨款,但其拨款流程相对繁琐,导致推广经费出现了严重不足现象,致使农业技术推广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

(二)推广方式单一

由于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大多数以老龄化人员及女性为主,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较为匮乏,知识接收能力及掌握新技术能力相对欠缺,使得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农业供给需求。另外,对于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而言,其技术推广手段相对陈旧,主要以技术推广资料的发放、开展传统的宣讲活动等方面为导向,缺少对产前的预判和产后的及时售后服务,从而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乏完善性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不完善性,可中断上下级技术推广体系的衔接纽带,使得有效的技术推广理念难以运用到基层工作中。另外,对于基层技术推广模式而言,基层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且人员的技术技能较为欠缺,在某一程度上,降低了技术推广效果。

(四)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系统化的技术培训

农民是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的主体,农民的农耕知识及素质水平间接地影响了技术推广效率,但大多数农民受传统农耕经验的束缚,对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观念相对淡薄,将生产效益放在首要位置,继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深度落实。此外,虽然大多数农业部门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但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

二、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缓解农民的压力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导致大批量的农村人口步入城市,致使农村中的年轻劳动力变得愈来愈少。为此,加速推广农业技术进度将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技术的推广,可更新农民的传统农耕意识与习惯,促使生产质量得以增强,让农民从艰苦的劳作中脱离出来,就某种意义而言,减轻了农民的农耕压力。

(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聚集在城市,使得农村的土地资源难以被充分地运用。因此,地方农业部应充分深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发有效的技术推广资源,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生产劳动中,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与优质的劳动力相结合,由此可增收农产量,对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促使农村青年可为振兴乡村农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有利于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对破坏农作物的影响力是不可逆转的,农民对天灾的出现,往往难以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农业技术可进一步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为了降低虫害的危害性,通过直升机喷洒农药,可进一步提升农作物质量,对比传统的人工式喷洒,现代化的防御工作将变得十分重要,对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参考。

(四)有助于研发科研成果

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某一程度上助推了农业科研项目的研发进度,使现代化农业技术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目前,农业高校教师不断关注农业技术的发展,不断研发相关技术,并将研发成果渗透到地方农业部,促使基层人员可深究其蕴含的技术价值。

三、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策略

(一)以互联网+为依托,提升推广效能

从正面角度进行分析,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屏蔽传统的推广理念,启用多元推广思路,尝试运营多措并举的推广方法,建构信息化推广平台,由此可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同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将传统的农技推广精华元素予以提取,使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运用微信、微博、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农业技术,便于农业从业人员可及时地掌握相关知识,久而久之在互联网的投射下,农民将更新传统认知,由此可增加受众群体。除此之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通过建立微信小程序及公众号,可打造出高效地农技推广一体化平台,并要求各乡镇委员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引导乡镇中的相关人员每天定时在平台中发送农业种植知识,促使农民对新型种植技术形成初步的认知。从侧面角度进行分析,农技推广部门还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到编制关于种植技术的科普微视频设计中,让农民借助短视频可进一步夯实种植技术。如此一来,农民将会主动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筑实提供了支持。

(二)以人才培养为基调,加强农技人员的职能素养

从侧面角度进行分析,人才是农技部门的核心支柱,同时也是稳固信息化农技推广体系的主体。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体系的增速发展,企事业单元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农技部门重点落实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技部门应发动互联网的力量,在正规的招聘平台中招募农技人员,为农技部门储备复合型人才,农技部门可与农业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可到相关部门进行实习,并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促使毕业生可结合理论知识辅助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毕业生与农业从业人员可互享农业种植资源,促使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强化,亦让农业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其次,农技部门可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定期开展农技人员的培训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传递给农技人员,提高农技人员的认知维度,让农技人员可及时更新农技推广理念,对促进农业技术的深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融入服务环节,突出推广优势

从全方位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辽阔,政府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加大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在农技推广的后期工作中,应提升跟踪服务意识,突出服务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确保农民可深耕种植技术。另外,农技部门还应细分扶贫对象,将贫困地区设定为重点扶贫地区,制定出专属的服务计划内容,且内容应具备可行性及创新性,确保种植技术可在各区域进行广泛地传播,由此可扩充覆盖范围,对振兴农业基地提供了先决条件,更让贫困地区的人口实现了脱贫意愿。例如:第一,农技部门可派遣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向农民讲解专业的种植知识及相关技术的运用方法,让农民可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干预措施,故而可促进农技推广体制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农技推广机构还应与其他部门相联合,并设置专属的服务部门,注重提升服务能力,要求专职人员应认真履行其职责,发挥引领作用,使农技推广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以此可实现农技推广目标,让原始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

(四)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理念,优化环保意识

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出于农产品的安全性角度出发。近年来,由于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农技部门应创新绿色种植理念,提升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确保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可流入到市场,满足民众的购买需求。除此之外,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可进一步减少农药的投放量,间接地保障了食品安全。当今,多地区的农作物在市场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出了具有地域性的农业品牌,为稳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例如:农技部为了深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可创建示范基地,让农民能够全方位地了解绿色种植技术渠道,农民可亲临现场,直观绿色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此来验证绿色种植的真实性。如,农技人员可在园内开采出一片试验田,运用绿色种植方法,推进农业生产。之后,将绿色试验田的农作物与传统的农作物进行对比,引导农民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以此可激发农民的种植欲望,延展绿色种植技术的应用率。其次,农技部在完善试验田的种植技术后,可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如,邀请农民可到试验基地中去参观,向农名发放宣传手册或者开展绿色种植技术的讲座活动,农业人员还应向农民科普绿色种植技术,由此可实现产业升级。

(五)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过程中,农技部应重点考虑到农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将员工的考核标准作为首选,激励员工可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如:农技部可根据人员层级标准来制定考核制度,并在制定考核内容时,应依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新技术的研发成果、工作任务量等方面,去评定员工的工作质量。如,对于优秀的农技人员,相关部门应给予物质奖励或职位晋升奖励,由此可形成激励机制,就某种意义而言,充分调动了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技部可构建农民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应用相关部门推行的农技技术,可获取一定的现金奖励。或者,当农民将相关的农技技术推荐给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时,也可得到相应的现金奖励,以此可增强覆盖率,让新型农技推广工作更具有效性。最后一方面,农技部可创设生态补偿机制,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率,避免微生物长期留存在土壤中,对土壤分子造成危害。另外,利用农村沼气池,可深度打造绿色种植基地,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效应。

(六)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率

一方面,由于我国个别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得农作物生产总量持续增长。政府应结合这一现象,强化扶持力度,深度探究市场经济需求,建设特色产业链,打造农副产品品牌,让农业技术可得到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北方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南方主要集中于水稻种植,因此政府应适时地拓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对土地使用面积进行合理地开垦与使用,继而可保障农作物的增长率可保持持续性。其次,农技部应结合土地使用情况,开垦试验田,找寻适用于经济作物生长的土地。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种植石榴、草莓、无花果等作物的产值高于部分农作物的生产总值。如,农技部在相关区域建构了一片试验园,将新技术、新知识投放到试验园的建设工作中,使试验园的经济作物品质更高。如此一来,政府可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启动资金投放链条,让农民可获得高额的经济效益,促使产能的增长率得以持续性地增长,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产量的先决条件。显然传统的农业生产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农技部应找寻制约技农推广的症结,采取高效地应对方案。同时,农技部可联合政府建构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扩充农技人员队伍,并启用激励政策,让基层人员的农技知识与农技水平达到上线,对拓展农技推广路径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平台,扩充自身的知识视野,将科教兴国作为农技推广抓手,促使自身的知识维度得以健强,也为振兴乡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石波. 基层农技推广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 农村科学实验, 2022(16):3.

[2] 郭佑彪. 踏实服务现代农业 稳步发展集体经济--来自颍泉区旺民农技专业合作社的报道[J]. 农技科技推广, 2022(8):3.

[3] 肖灿, 陈新范, 龚霞红. 桃江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成效[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3):110-112.

[4] 曲华. 农业生产中利用现代农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 2022, 2(10):3.

[5] 苏敏. 基于农业信息传播推广的新媒体应用问题研究--以乐陵市为例[J]. 南方农技, 2022, 53(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