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前应知二三事

/ 2

预防接种前应知二三事

段佳

内江市东兴区疾控中心  四川 内江  641000

接种疫苗是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最为有效和直接的预防方式,随着近年来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人们对免疫的规划工作也表现出了更高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也不断提升,因此疫苗的接种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幼儿是预防接种最为频繁群体,但是由于许多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缺乏了解,容易走不少的弯路,加之预防接种本质上属于医疗介入性操作,难以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当出现差错时甚至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因此本文主要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希望所有人都能加强了解!

一、办理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证会记录幼儿接种过的各种疫苗,我国法律也规定,在幼儿入园、入托时需要出示预防接种证,了解幼儿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适龄的疫苗接种,当未完成时会要求补种疫苗,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接种前需要为幼儿进行办理,一般情况下在幼儿户口地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即可办理,办理时出示出生证明、接种二联单、户口本(非本市居住人口出示居住证)以及家长的身份证,之后在每次接种时需要携带。

二、预防接种预约

无论是同种疫苗或者不同疫苗,都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间隔期,未达到间隔期要求时间便无法接种,因此家长需要留意幼儿的接种时间,正确按照预约时间进行接种,一般预防接种预约单上会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表明幼儿的疫苗接种名称以及下次接种时间,家长需要对预约单进行妥善的保存,此外接种的原则为可以错后但无法提前,当家长无法按照约定时间进行接种时,需要及时联系接种机构预约补种,当家长在外地时可以带上幼儿的预防接种证,到当地的接种机构进行接种即可。

三、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所有疫苗在接种后均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尤其是减毒活性疫苗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为确保幼儿的安全性,家长需要对疫苗接种的注意及禁忌事项加强了解,当幼儿具有以下情况时需要谨慎接种甚至避免接种:

①具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过敏体质(尤其是对疫苗中成分过敏)的幼儿以及各种疾病的急性症状期需要禁止接种任何疫苗,比如幼儿对牛奶蛋白过敏则需要禁止接种糖丸疫苗以及部分流感疫苗,避免出现交叉过敏,如幼儿在接种时合并有湿疹,应该等待治愈或者好转后再行接种。

②具有癫痫、惊厥等神经系统疾病幼儿需要禁止接种部分疫苗比如百日咳、流脑疫苗等。

③免疫功能障碍幼儿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疫苗的接种,尤其是减毒活性疫苗的接种需要更加谨慎。

④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禁忌症者。

此外在接种前后也应该加强观察,确保幼儿以良好的身体条件应对接种:①接种前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以及皮肤状况,尤其是接种部位皮肤是否具有感染等异常情况,当幼儿精神状态良好、无基础疾病以及接种部位无异常可正常接种。②接种后需要留置观察30min左右,以便于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当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保幼儿的接种安全。③部分减毒活性疫苗在接种后30min内避免进食热食以及对幼儿进行哺乳,避免影响到疫苗的预防效果,具体需要听从医护人员的指示。④接种后家长需要对预防接种证的信息进行仔细的检查,留意相关信息是否正确比如幼儿的姓名、疫苗名称以及接种时间等,并记住下次接种时间。⑤幼儿在接种后当天避免剧烈的活动,防止出汗,保持接种部位的干燥,同时当天避免洗澡,可对周边局部皮肤进行适当的清洁,避免发生感染。⑥饮食上应该确保清淡,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品,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

四、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

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接种的,主要包含乙肝、卡介苗等,在接种时是完全免费的,二类疫苗是家长可以选择接种的,主要包含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在接种时是需要自费的,两类疫苗都是对幼儿的常见病进行预防,不存在重要性的差别,虽然二类疫苗不具备强制性,但是出于为幼儿的健康考虑,一般建议接种。

五、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区别

近年来有言论指出进口疫苗相比于国产疫苗更安全、更有效,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看法,不论是哪种疫苗都需要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被允许上市,并且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的质控标准,因此效果和安全性都具有保障,因此家长在选择时根据自身对性能以及价格的重视程度选择即可,当然也需要客观看待疫苗的安全性,无论是国产或者进口疫苗,都无法保证完全的接种安全,基于个体差异幼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症状较为轻微,无需处理,可自行痊愈,若症状较为严重且未能缓解则应该及时纠正,通过对症治疗以确保患儿的安全性。

六、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

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幼儿的发病率,但是目前为止所有的疫苗均无法保证100%的有效率,在接种后少数患儿依然可能发病,这与个人体质以及疫苗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家长应该科学、正确的看待疫苗的作用和价值,避免由于在接种后依然发病怀疑疫苗的有效性,甚至对医疗服务出现不信任感,在后续拒绝为幼儿接种任何疫苗,同时在发病后需要及时的就诊,通过正规的治疗实现病情的控制,促进患儿的康复。

预防接种是正常的医疗服务,本文主要对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认知误区进行了介绍和就诊,希望能够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