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对比

宋杰 ,任静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   湖北黄石  435000

第一作者 宋杰  通讯作者 任静

【摘要】目的:分析前路手术结合后路手术于单纯后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择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患实施后路手术联合前路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后路手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椎体成形手术与后路手术合并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进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结核的病患进行后路手术与前路手术联合治疗和单纯后路均可以治疗疾病,单纯后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病人的伤椎得以有效复位。

【关键词】前路手术;脊柱结核;后路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脊柱结核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肺外结核范围内,少数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通过手术治疗将坏死组织应化骨有效的清理出去,在进行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时,需要清除病灶,矫正畸形。临床多采用单纯后路与前后路联合治疗的方式。我院为研究前路手术结合后路手术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特进行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脊柱结核治疗的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被选病例及其家属均知晓实验并签署相关同意书,实验通过院方批准实施。实验组中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20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2.50±1.50)岁,对照组中女性病患21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为56-70岁,平均年龄为(63.00±1.60)岁,两组病人在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不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实验组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在患者病变椎体作为中心入路,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患者的深筋膜切开,将患者双侧椎板完全暴露,在患者病变椎体上下分别置入1~2枚椎弓根螺钉,将患者病变椎体,椎板进行切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病灶内坏死组织的处理[2]

1.2.1对照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予以前路手术治疗,详细方法:对患者进行后路手术变完成固定,使患者采用右侧卧位,制作倒八字切口,并将患者腹壁肌肉逐层切开,暴露腰大肌和椎体侧方,根据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周围组织出现脓肿,可以进行针吸抽脓液,结扎周围血管,彻底清除病变组织[3]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将结果分无效、有效、显效。总例数/(显著+有效)×100%=有效率。

1.3.2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例如:腰部疼痛、创口感染、固定松动等。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数据根据统计学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如治疗效果应用X2检验,以(n,%)代表,计量资料如一般资料中年龄使用t检验,以(士s)表示,当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效率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实验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50

31

14

5

(45/50)90%

对照组

50

13

20

17

(33/50)66%

X2

8.3916

P值

0.0037

2.2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状况

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2.00%显著差于对照组出现明显并发症的几率14.00%,数据具有一定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几率(n,%)

组别

例数

腰部疼痛

固定松动

创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50

2

3

2

7(14.00)

实验组

50

1

0

0

1(2.00)

X2

4.8913

P值

0.0270

3讨论

脊柱结核是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患者的自愈可能性比较低,很多患者当出现腰部不适时,患者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脊柱结核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手术治疗方式有很多,其中前后入路联合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单纯后路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两种手术均能对患者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同。前后路联合治疗会受到医师操作技巧影响。因为很多手术医师对于潜入路了解比较少,在手术中需要两次将切口缝合,调整体位,因此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增加了手术麻醉的风险。因此在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单纯后路治疗更具有优势

[4]。实验结果和参考文献相同。

综上所述,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具有显著疗效,有效改善疼痛症状,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确保伤椎的有效复位,最大程度的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此方式具有临床普及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崇阳,尹锐,周文来. 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01):25-29.

[2]邵立伟,陈奇,李长宽,高旭,李放,吴昌炎,孙翊夫. 一期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早期疗效对比[J]. 颈腰痛杂志,2020,41(04):463-465.

[3]师政伟,武建超,周建伟,潘奕欣,李绍平,汪玉良. 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9):47-50.

[4]黄壁旺,徐峰,康辉,熊承杰,魏坦军,赵东东,伍博宇,席金涛. 两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价[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0,34(02):88-91+104.

[5]Wang Yongliang, Lan Yongbo, Zhang Xuefeng, Chen Cheng, Jin Zhiqiang, Golden Dragon.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and 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of spinal tuberculosis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J]. Journal of Cervical Low Back Pain, 2019,40 (06): 844-845.